胖都来还不够!“胖南来、胖西来、胖北来、胖东莱”商标都已被抢注
麦享科技5月7日消息,“胖都来”开业后,相关话题在社交媒体上迅速发酵,热度居高不下。
在抖音平台上,该话题播放量高达3.2亿次;微博上,“胖东来向胖都来寄律师函”话题阅读量突破2亿,并登上热搜榜第二位。
一时间,公众对这种商业模仿行为展开激烈讨论,舆论焦点集中在是否构成侵权、企业维权是否必要等方面。
据悉,近日还有一家名为“胖东升”的超市新开业。
据天眼查显示,目前多个抢注“胖东来”商标申请已被驳回,处于无效状态。
但更离谱的是,还有多方申请注册了“胖南来”“胖西来”“胖北来”“胖东莱”“胖冬来”等胖东来近似商标,申请人范围包含酒业、营销、商贸、茶业等公司及多名自然人。
此外,目前还有多家公司和店铺以“胖东莱”命名。
据天眼查显示,他们包括莱山区胖东莱板面店(个体工商户)、尤溪县胖东莱餐馆(个体工商户)、辽阳县胖东莱生鲜超市(个体工商户)、山南新区胖东莱日用品超市(个体工商户)等。
事实上,此类“傍名牌”事件在市场中早已不是个例。
近年来,模仿知名品牌的案例层出不穷,如“茶颜观色”抄袭“茶颜悦色”、“河底捞”模仿“海底捞”等。
部分企业热衷于在名称、商标、店面装修等方面模仿知名品牌,究其原因,是妄图借助知名品牌的市场影响力,快速吸引消费者目光,降低自身品牌建设成本。
但事实上,一家企业最重要的还是口碑。
以胖东来为例,于东来经过近三十年的深耕细作,在市场中树立起良好的口碑,目前已经成为区域商业的标杆典范,也并不是“胖某来”们可以随便碰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