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移动应用 4月朋友圈十大谣言出炉:上海老人疯抢2.3万元保姆机器人

4月朋友圈十大谣言出炉:上海老人疯抢2.3万元保姆机器人

麦享科技5月9日消息,微信安全中心今天公布了4月朋友圈十大谣言。 四月谣言内容与12306候补车票等热议话题相关。 微信方面提醒,我们应当保持理性,不轻信未经证实的信息,关注官方发…

麦享科技5月9日消息,微信安全中心今天公布了4月朋友圈十大谣言。

四月谣言内容与12306候补车票等热议话题相关。

微信方面提醒,我们应当保持理性,不轻信未经证实的信息,关注官方发布的权威消息,避免传播不实信息。

1、给12306微信公众号留言“许愿”就能成功候补车票?

近期,有部分网友表示,通过12306微信公众号发送“许愿候补成功”“候补车次***,候补单号***,帮我兑现一下吧”等消息,能成功买到车票。

真相:12306官方客服曾回应:留言补票成功纯属巧合。即使留言,12306人工也无法干预补票结果,一切是系统自动候补的结果。建议采用正确候补方式,以免错过购票时机。(“四川观察”微博)

2、没有单位也可交职工社保?

近期,有短视频宣称:“2025年5月起,灵活就业人员只要年龄合适,没有单位也可以转交职工社保,只需要承担个人部分”等信息,引发网友关注。

真相:经漯河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核实,以上内容均为虚假不实信息。根据《社会保险法》规定,灵活就业人员以企业职工身份由企业代缴社会保险费,属于虚构劳动关系、骗取社保待遇的违法行为。请广大市民按照政策规定的要求和渠道办理社保手续,谨防上当受骗、损失钱财。(“清朗河南”微信公众号)

3、粤港澳两地牌将全面取消?

近期,有传言称“粤港澳两地牌全面取消”“申请门槛大跳水”。

真相:对此广东交警明确回应:消息不实。两地牌没有取消!(“广东交警”微信公众号)

4、杭州滨江发生恶性刑事案件?

近期,一社交平台账号发布题为“杭州滨江区发生恶性刑事案,嫌疑人已被刑拘”的信息,引发网络关注。

真相:4月15日,杭州滨江公安分局发布情况说明称,经核查,“4月7日凌晨滨江区发生恶性案件”为虚构内容。账号使用者谢某某(28岁,自由职业者)为博流量,利用AI捏造案情发布于社交平台。警方已依法对其作出行政处罚,责令删除不实信息并罚款500元。(浙江辟谣平台)

5、上海老人疯抢2.3万元“保姆机器人”?

近期,社交平台流传“上海老人疯抢2.3万元保姆机器人”的文章和短视频,称“保姆机器人”能洗衣做饭、照顾老人等,引发全城抢购,还描述了所谓的“抢购现场”。

真相:经查证,上述信息不实。据了解,目前人形机器人功能单一,主要用于工业领域和服务业辅助完成简单工作,无法替代人工完成复杂照护任务,且尚未进入个人消费市场。所谓“抢购现场”子虚乌有。

从网传文章分析,没有一篇提到机器人生产商、型号,以及“抢购”事件发生的地点、时间、人物,配发的图片也不是实景拍摄,而是用AI生成的概念图。因此,综合判断,相关文章大概率是用AI写成的博眼球之作。(“上海网络辟谣”微信公众号)

6、上海地铁猥亵案被害人与违法行为人相识,并相约演绎违规行为?

网传“上海地铁猥亵案被害人与违法行为人相识,并相约演绎违规行为”。

真相:4月11日上午,针对该说法,上海市公安局城市轨道和公交总队通过官方微博“轨交幺幺零”发布警情通报表示,以上信息不实。杨某(男,36岁)为博取关注,满足个人虚荣心,凭空编造“4月8日轨交1号线猥亵案被侵害人与违法行为人相识并相约至地铁内实施违法行为”等不实信息,并通过其个人社交账号发布在网上,造成恶劣社会影响。目前,杨某已被抓获,公安机关将依法予以查处。(“轨交幺幺零”微博)

7、外贸形势堪忧、苏州港堆满集装箱不发?

近期,有部分网友在互联网平台发布信息称“受中美贸易战影响,苏州港堆满也不发,货柜车在堆场门口排得跟贪吃蛇似的”,引发关注。

真相:据苏州港管委会提供数据,今年一季度以来,苏州港出口继续保持旺盛势头,完成集装箱吞吐量251.4万标箱,同比增长4.5%,其中外贸集装箱吞吐量164.4万标箱,同比增长4.5%,实现“开门红”。相关港区货物进港、发运顺畅,未见“堆满不发”现象。(江苏省互联网违法和有害不良信息举报中心、苏州市网络联合辟谣平台)

8、新疆各大5A级景区4月至6月门票全免?

近期,内容为“从4月起至6月30日新疆各大5A级景区门票统统免费”的信息在多个新媒体平台流传,引发网友关注。

真相:经向有关景区核实,均未实行类似优惠政策,此类信息涉嫌个别旅行社利用自媒体平台发布不实信息,误导消费者,严重扰乱旅游市场秩序。(“新疆网络辟谣”微信公众号)

9、长期吃止痛药会上瘾?

有传言称“长期吃止痛药会上瘾”。

真相:这是一种常见的误区。我们日常在药店能买到的大多数止痛药都属于非阿片类止痛药,其中最常见的一类是非甾体类抗炎药,比如布洛芬、阿司匹林等。这类药物不具备成瘾性,在说明书或医生指导下合理使用,是安全、有效的。

不少人因为听说“止痛药会上瘾”就拒绝用药,结果让疼痛长期困扰,甚至加重病情。其实真正具有成瘾风险的是阿片类止痛药(如吗啡、可待因等),这类药物需要严格处方管理。用于缓解感冒、头痛、关节痛使用的常规止痛药不在此列,只要规范使用就不会产生依赖问题。(“科学辟谣”微信公众号)

10、手抖就是帕金森病?

有传言称“手抖就是患上帕金森了”。

真相:手抖不是帕金森病独有的症状,并非所有帕金森患者都有手抖症状。

“手抖”学名“震颤”,震颤的原因有多种,包括精神紧张、低血糖、甲亢等。而帕金森病引起的震颤为“静止性震颤”,在安静状态下抖动明显,精神紧张时加剧,活动时减轻,入睡后消失,拇指与食指抖动起来像在搓药丸。帕金森的震颤症状还会进展为大腿、头部、舌头的抖动。

帕金森病可分为震颤型、强直型、混合型。强直型帕金森病以肌肉僵硬、强直表现为主,可能不出现手抖症状。( “科学辟谣”微信公众号)

 AD    麦享生活  

网购比价查优惠券就用麦享生活
领打车|外卖红包|美团|抖音团购也用麦享生活
各大应用商店均可搜索安装【麦享生活APP】

文章来源【快科技】,转载请注明出处,本文链接 : https://www.bltcool.com/38805.html
上一篇
下一篇

为您推荐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