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电脑软件 排队几万人 这个“小圆脸”咋就从X火到朋友圈

排队几万人 这个“小圆脸”咋就从X火到朋友圈

一夜之间,我的朋友圈就被这个 Wink 小圆脸霸占了。 上次看到这个情景,还是Manus那时候,谁能想到时隔俩月又有个 AI 产品爆火了。 这个叫 Lovart 的账号,先是在X上…

一夜之间,我的朋友圈就被这个 Wink 小圆脸霸占了。

上次看到这个情景,还是Manus那时候,谁能想到时隔俩月又有个 AI 产品爆火了。

排队几万人 这个“小圆脸”咋就从X火到朋友圈

这个叫 Lovart 的账号,先是在X上发布了产品,马上在海外火了起来,随后立即被国内网友发现,直接就成了大家关注的焦点。

 一方面,网友们靠甄嬛传十级研究员的眼力,很快就发现这个 Lovart 还不是纯外国人做的,似乎是 Liblib 公司的海外产品。

另一方面,人家演示视频里的效果确实很顶,不少人实测完了发现居然真不是吹牛。

外网知名AI圈大V,科学家 Santiago 就直呼这玩意简直难以置信,这条推文阅读量都快 30w 了。

排队几万人 这个“小圆脸”咋就从X火到朋友圈

所以这个叫Lovart的小圆脸是用来干啥的呢,直接说吧:这是世界上第一个设计领域Agent, 一句话就可以完成设计、编辑应用程序、标志、海报、广告、品牌套件、故事板等等创作内容。

 一句话,这玩意能给你专业级的美术设计。

不少外网网友看到Santiago的推文后也直呼:完了,设计师又要失业了看来。

排队几万人 这个“小圆脸”咋就从X火到朋友圈

就连知名投资人朱啸虎,看完介绍Lovart的文章以后都直呼中国AI牛逼。

排队几万人 这个“小圆脸”咋就从X火到朋友圈

听着很厉害,所以实测到底咋样呢?别急,这玩意要实测还比较抓马,因为目前还没开放公测,得先排队领内测码。。。

 上线这才一天,内测申请就已经排队排到 2w 人了。

跟之前的剧本类似,现在咸鱼上也已经有人开始挂内测码了。。。

排队几万人 这个“小圆脸”咋就从X火到朋友圈

虽然看上去有点麻烦,不过问题也不大。

 通过一点点人脉的力量,咱也是顺利拿到了内测资格,直接点进主页开始爽玩。

该说不说,这个主页是真给我帅到了,硕大的黑底白字直接突脸,完事鼠标拖到哪里都有动效反馈,好好好,果然是做设计的网站。

排队几万人 这个“小圆脸”咋就从X火到朋友圈

登陆进去以后,站内能看见一堆其他网友跑出来的设计图,也可以在最上面输入框敲一下自己的创意。

 虽然也是刚开始用,但我只测试了一个案例以后,就发现这玩意是真有点靠谱了。

我输进去的提示词是让他生成一个科幻电影海报,结果他做出来的效果还真挺不错。

排队几万人 这个“小圆脸”咋就从X火到朋友圈

就这么说吧,哥们本来确实是想致敬一下2001太空漫游的,但我在提示词里就只说了得有UFO、有外星球、有黑色立方体这些东西。

 结果这网站调用的各种AI,给我的需求是一顿分析,先研究研究你想创建啥场景,再制定工作计划,从需要哪些背景信息,到用什么AI来生成啥内容,全流程都给你琢磨明白了。

排队几万人 这个“小圆脸”咋就从X火到朋友圈

然后它甚至分析出来,我可能是想做类似2001太空漫游、沙丘这类科幻场景,直接从素材库里去找场景风格,再仔细分析场景、素材、排版布局、调色啥的非常细节的需求。

等把这些全部梳理完,再交给合适的文生图模型去创作出来。

 为啥说交给合适的,是因为这玩意能根据你这个需求,自动调用 GPT image-1 、Flux pro 、OpenAI-o3 、Gemini Imagen 3、Kling AI  、Tripo AI 、Suno AI等一堆生图工具,哪个最适合你这任务就用哪个。

排队几万人 这个“小圆脸”咋就从X火到朋友圈

刚跑完这几个电影海报时,这效果确实给我惊艳了,但马上又觉得,这也没特别逆天吧,可能就一更智能的文生图平台。

 然而接下来我仔细探索了一下,才意识到刚刚的理解太肤浅了,还得沉淀。

因为这网站除了能给海报编辑文字,还支持一键抠图、扩图、修图这些能单独微调的工具。

更离谱的是,这玩意生成出来的图片是有图层的!甚至可以显示设计流程图,还内置了PS里的一堆调整工具。。。

排队几万人 这个“小圆脸”咋就从X火到朋友圈

所以我刚才抠出来的人像,完全可以用PNG或者SVG啥的格式导出去,在PS里直接拿去用;

 也可以在Lovart里继续编辑,给他更换到另一个场景,比如直接干到月球上。

流程分析啥的咱就不说了,直接说一个让我意外的:为了效果更自然,这次更换场景时AI甚至知道重新设计打光。。。

排队几万人 这个“小圆脸”咋就从X火到朋友圈

咱这不懂美术的纯外行,靠 Lovart 都能整出来这种电影级海报,那要是真到了设计师手里,基本上就可以说是纯正的生产力工具了。

举个例子,假如你要搞一些产品图,用这玩意几分钟就能给你出一堆。

 比如说我想搞点差评君周边回馈粉丝,直接让 Lovart 给我设计。

提示词我都不用细说,就完全靠他自己发挥,看看AI自己能搞出来啥有创意的东西。

排队几万人 这个“小圆脸”咋就从X火到朋友圈

结果它一次就放出来一堆,什么贴纸帆布包马克杯笔记本手机壳全都有,而且风格还都比较近似,淘宝的男装店也就这样了。

再比如,今年是差评10周年了,那让它再搞点跟10周年相关的纪念品吧。

排队几万人 这个“小圆脸”咋就从X火到朋友圈

该说不说,这卫衣、键盘鼠标垫啥的我都还挺想要,风格也是真挺科幻的,十分甚至九分的好看,我直接反手转发到工作群,让同事们评一评。

所以说,这玩意做设计真的很牛,包括开头那个贼拉炫酷的主页,后来我问了一下发现也是他们用AI做出来的。。。

排队几万人 这个“小圆脸”咋就从X火到朋友圈

但是,如果咱只把它当作设计图片的工具,我发现这想象力还是没拉满。既然Lovart它内置了可灵、Suno这些,那也就意味着它同样可以用来搞音视频。

 比如我让它讲一个赛博世界里,机甲大战变异生物的故事,最后做成脚本,他一样会全流程规划:

剧情怎么设计,分镜怎么做,场景放在哪,相当于把导演编剧的活全包了,顺便还给你一堆分镜图,后续还可以调用视频模型来帮你做出完整动画。

向上滑动

排队几万人 这个“小圆脸”咋就从X火到朋友圈

所以从这一点上讲,我觉着这网站就不光适合设计师、或者电商广告之类的行业用了,你要是想做自媒体,或者单纯想搞鬼畜整活视频,其实都可以上手去盘。

比如用它做个AI山海经。

排队几万人 这个“小圆脸”咋就从X火到朋友圈

看到这,我已经有点明白为啥这网站会突然爆火了。

首先我们跟 Lovart 那边已经确认过,“ Lovart 确实是 Liblib 海外子公司独立运作的新产品,Base 地是旧金山,主要负责人是王浩帆与 Takumi ”。

这王浩帆呢是个狠人,InstantID 的核心开发者,深度学习三巨头之一的 Yann LeCun 都点赞过人家。

 而 Lovart 后面的 LiblibAI ,自打23年5月成立到现在这两年来,一直在搞「开源模型生态+模块化工具流」这个架构。

按官方数据,这平台注册创作者超过2000万,模型与工作流总数超过60万,累计生成图片5亿张,可能是中国规模最大的专业图像生成模型社区之一了,顺为、渶策、明势这些都给他融资过。

排队几万人 这个“小圆脸”咋就从X火到朋友圈

说简单点,把专业级AI生图工具,用比较简单的方式交给网友使用,是一个人家已经深耕了两年的方向了。

虽然Lovart在海外独立运作,但人本家就在这块儿积累的足够多,完事儿这次一下端出来,能爆火也就不奇怪了。

 更别说他们这次还更进了一步,新搞出来的Lovart不但完成度高,操作还更简单了。

普通人只需要傻瓜操作就可以整出很哇塞的作品,专业设计师手里还能更厉害,那要是不火都有点没天理。

首页即可看到其他设计师展示出的案例

排队几万人 这个“小圆脸”咋就从X火到朋友圈

差评君还记得,圈子里一直有种观点,那就是:搞AI应用的风险极大,而且护城河极低。

 毕竟基座大模型一更新,常常就能压死不少的创业公司,纯纯一力降十会。

比方说推理模型出来之后,提示词补全应用渐渐没声了,GPT-4o 生图功能更新后,又给了不少相关公司当头一棒。

但在不少的垂类行业,差评觉得他们的护城河依旧存在,像是背景知识、经验积累,以及对该领域痛点的理解,这些隐形资产,其实是很难被取代的。

说白了,那些能从大模型升级的洪流中挺住,甚至是吃到红利的,基本都不会是什么突然起步的公司,而是此前一直在该领域深耕的低调狠人,不光Lovart是这样,Cursor 等等公司也是这样。

排队几万人 这个“小圆脸”咋就从X火到朋友圈

另一方面,从 Lovart 的爆火来说,这也反映出AI行业整体的新趋势:从今年以来智能体开始涌现,专业级AI智能体成了趋势,甚至有点万物皆可智能体的意思。

 就在昨天,红杉资本举办的“ 2025 AI Ascent ”大会上,山姆奥特曼也同样给出了明确的发展时间表,按他的预测,到了后年AI智能体就能代替人工作了。

排队几万人 这个“小圆脸”咋就从X火到朋友圈

这进度感觉快的有点不可思议,但不管是之前的Manus,后来的MCP互联一切,还有这次的Lovart,都是这一过程的一部分。

 不过无论这些AI工具怎么发展,咱可以预见的是,未来肯定会是个技术普惠的世界,你只管有想法就行,剩下的交给AI。

这么一想,最重要的可能还得是脑回路这一块儿。当然这也是好事,毕竟开脑洞搞抽象这方面,我觉着AI永远没法取代人类。。。

 AD    麦享生活  

网购比价查优惠券就用麦享生活
领打车|外卖红包|美团|抖音团购也用麦享生活
各大应用商店均可搜索安装【麦享生活APP】

文章来源【快科技】,转载请注明出处,本文链接 : https://www.bltcool.com/39412.html
上一篇
下一篇

为您推荐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