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科普知识 一个万能泡茶公式:看完秒变品茗大师!

一个万能泡茶公式:看完秒变品茗大师!

茶是我国非常普遍的饮料,谁都知道热水+茶叶=茶水。不过,如果不注意泡茶的细节,却会让你与一杯好茶失之交臂。 其实,在生活中只要注意择水选器与科学设计调控水温、茶水比、浸泡时间等参数…

茶是我国非常普遍的饮料,谁都知道热水+茶叶=茶水。不过,如果不注意泡茶的细节,却会让你与一杯好茶失之交臂。

其实,在生活中只要注意择水选器与科学设计调控水温、茶水比、浸泡时间等参数,就足以让你喝到一杯色、香、味、形俱佳的好茶。

那么如何科学地泡好一杯茶呢?今天是5月21日,国际茶日,就让我们一起看看到底该怎么做。

影响茶汤品质的因素

要想泡好一杯茶,先要分析影响茶汤的因素。影响茶汤的因素包括物质因素、技术因素(参数)、操作因素。其中物质因素与技术参数,对茶汤品质起决定作用。

物质因素是基础,是形成茶汤的关键。

“茶滋于水,水藉乎器,汤成于火,四者相须,缺一则废。”茶、水、器、火四个要素是泡好一杯茶的基础,也就是说茶叶品质高低、水质优劣、器质与器形、煮水的热源这四者对茶汤有决定性的影响。

另外三个技术参数,包括水温、茶水比、浸泡时间,技术参数的精准性和有效调控,能充分发挥和表达茶叶本身优良品质水平;操作因素主要是指注水、沥汤、分汤等泡茶工序。

一个万能泡茶公式:看完秒变品茗大师!

科学设计泡茶参数

1、茶水比例

茶与水的比例也就是投茶量。量多味浓,量少味淡。用茶量的多少,与茶叶本身内含成分的多少、品饮人数、冲泡次数和时间等都有关系。内含成分单薄的茶叶,投茶量略多些;品饮人数多,冲泡次数多,宜多投些,反之,要少投些。总之,要使茶汤浓淡适宜。

2、泡茶水温

水温与物质浸出速度有关。研究表明,茶叶中不同的内含物质,对浸泡的水温要求不同。

茶多酚、咖啡因在高水温下,快速浸出,茶汤呈苦涩味;低水温下,浸出较慢,茶汤苦涩味降低。

氨基酸在低水温下即可浸出;随着时间的延长,浸出越多,茶汤呈鲜味。

所以,如果想尝绿茶的鲜味,可以用低温或中温泡。当茶汤中呈苦涩味的茶多酚、咖啡因与呈鲜味的氨基酸有一定的量,且比例适当时,茶汤口感协调,并有厚度和浓度。

水温还与香气物质挥发有关。水温越高,香气物质挥发在空气中的量会多,鼻子易感受到。

3、冲泡时间

即茶叶浸泡的时间,即茶与水相遇后,它们共处的时光。

浸泡时间必须适中,时间短了,茶汤会色淡味寡,香气不足;时间长了,茶汤太浓,汤色过深,茶香也会因飘逸而变得淡薄。

这是因为茶叶一经用水冲泡,茶中可溶解于水的浸出物,就会随着时间的延续,不断浸出于水中。

所以,茶汤的滋味是随着冲泡时间延长而逐渐增浓,并到达一个平衡点,平衡点的具体时间与茶叶本身、投茶量、水温等有关。

根据上述泡茶原理,三个技术参数中,让两个变量茶水比和水温固定下来,成为不变量。在泡茶过程中,调节浸泡时间,以达到茶汤的每一泡浓淡适宜,符合饮茶者的口感的需求。

泡茶步骤

1、看茶泡茶

首先通过感官审评的科学方法,对茶叶的品质特征有一个基本的了解,包括香气的高低与持久,滋味的浓淡与鲜爽,汤色的明亮与清澈,以及存在的品质弊病等。

对一个茶有基本的了解以后,还要从所泡茶的类别、外形、工艺、品种、存贮时间等因子,作进一步的分析。

外形包括:形状、嫩度、条索紧结程度、芽叶整碎程度、紧压程度等;

工艺包括:杀青的老与嫩,揉捻的轻与重,焙火的轻与重等。

品种包括:大叶种、中小叶种还是特定的品种。

深入了解茶叶的相关特征,这是泡好茶的基础,即“看茶泡茶”。

2、选水

人们日常饮用的水主要是自来水和纯净水、天然矿泉水、天然泉水、饮用天然水等包装饮用水,其感官品质和硬度、酸碱度、矿化度等水质特性存在较大的不同,冲泡出的茶汤的品质也有较大的差异。

一般来说,纯净水冲泡的茶汤具有茶叶原汁原味的滋味品质风格。随着水中矿物质元素总量的提高,冲泡的茶汤滋味苦、涩、鲜度以及纯正度等都会降低,而醇和度会增加。

对存在轻微质量不足的产品,如带轻微烟味、偏生、火工稍高等缺陷的茶叶,矿泉水能够弱化缺陷,发挥修饰作用,改善品质表现。

如绿茶对水质的要求就是溶解性固体总量(TDS)<100mg/L,<50mg/L 更佳,钙、镁离子<10mg/L,水pH 6.5~pH 7.0。  

一个万能泡茶公式:看完秒变品茗大师!

3、选器

我国茶区分布广,茶类丰富,按制作工艺不同,大致可分为绿茶、白茶、黄茶、乌龙茶、红茶和黑茶。

不同的茶类其色、香、味、形等特点不一,所需的温度及冲泡方法也各不相同,根据冲泡茶叶的特点选择茶具,才能更好地展现茶的特性。

1.绿茶:

常用的泡茶器具是玻璃杯,一则可以欣赏绿茶在杯中自然舒展的姿态;二则透明的玻璃杯映衬着浅绿色的茶汤,让人赏心悦目。

不过,随着茶器的多元化发展,优质的陶与瓷器冲泡绿茶,成为当下越来越普遍的选择。

研究表明,能泡出绿茶风味俱佳的器具首选白瓷壶或白瓷盖碗。

2.青茶、白茶和黄茶: 

黄茶、青茶通常用瓷盖碗冲泡。对于白茶和有年份的老白茶,建议用紫砂壶冲泡或者用陶壶煮饮,更有一番风味。

传统上,福建闽北喜欢用瓷盖碗冲泡岩茶,而闽南以及邻近的广东潮汕则用孟臣壶(小朱泥陶壶)来泡工夫茶,台湾地区则是两者兼用,各有特色。

3.红茶:红茶可分为工夫红茶、小种红茶和红碎茶。

工夫红茶和小种红茶适合用瓷盖碗冲泡。红碎茶一般会用袋泡或加滤网,适合用瓷壶冲泡。4.黑茶:黑茶属于后发酵茶,冲泡时需要高水温以激发其内含物质的浸出。紫砂透气性好,保温性能佳,有助于黑茶内含物质的持续释放,因此,人们通常会选择紫砂壶来冲泡黑茶,尤其是有年份的黑茶。 

这些茶到底怎么泡?

国家级周智修技能大师工作室对六大茶类中“白牡丹、莫干黄芽、龙井茶、工夫红茶、凤凰单丛、六堡茶”进行了一系列生活冲泡参数探究,下表为六大茶类中六款代表性名茶冲泡参数,以供参考。

一个万能泡茶公式:看完秒变品茗大师!

表 国家级周智修技能大师工作室盖碗泡法参数

茶,是自然的馈赠,泡茶,则是生活的艺术。泡茶虽然用不上复杂的公式,但如果学习并活用本文中的原则和建议,便能轻松让茶的风味更上层楼。

不妨从今天开始,尝试调整你的水温、器具或冲泡方法,感受科学方法带来的风味蜕变——快动手试试吧!

参考文献

[1]阮建云.一杯茶的科学[M]. 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21. 

[2]阮建云,周智修.Know Tea,Know Life[M]. 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22. 

[3]周智修,江用文,阮浩耕.茶艺培训教材Ⅱ[M]. 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21. 

[4]周智修.习茶精要详解[M]. 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18.

策划制作

出品 | 科普中国 中国茶叶学会

作者丨周智修 中国茶叶学会常务副秘书长 研究员 “国家级周智修茶艺技能大师工作室”领办人

         段文华 中国茶叶学会会员科普部主任 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 副研究员

审核丨于良子 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 高级实验师

策划丨丁崝

责编丨丁崝

审校丨徐来、林林

 AD    麦享生活  

网购比价查优惠券就用麦享生活
领打车|外卖红包|美团|抖音团购也用麦享生活
各大应用商店均可搜索安装【麦享生活APP】

文章来源【快科技】,转载请注明出处,本文链接 : https://www.bltcool.com/40198.html
上一篇
下一篇

为您推荐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