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科技前沿 160亿年误差仅一秒!中科院要重新定义“秒”

160亿年误差仅一秒!中科院要重新定义“秒”

麦享科技7月3日消息,时间测量精度的不断提升,对科学研究和技术应用意义重大。原子钟作为目前测量时间最精确的工具,其发展备受关注。 近期,中国科学院国家授时中心在87Sr光晶格原子钟…

麦享科技7月3日消息,时间测量精度的不断提升,对科学研究和技术应用意义重大。原子钟作为目前测量时间最精确的工具,其发展备受关注。

近期,中国科学院国家授时中心在87Sr光晶格原子钟系统领域取得突破进展,使我国在光晶格钟主要性能上达到世界领先水平。

至此,我国成为第二个实现光晶格钟频率不确定度和频率不稳定度均优于2x10-18(相当于连续运行160亿年误差一秒)的国家。

当前“秒”定义基于133Cs原子跃迁,由喷泉原子钟复现,其最小频率不确定度为1×10-16,相当于连续运行3.2亿年误差一秒。

2022年国际计量大会决议利用光钟重新定义“秒”,要求至少有三台不同机构的光钟系统不确定度小于2×10-18,此前仅有美国两家机构的光钟满足。

中科院授时中心的87Sr光晶格原子钟,通过融合移动光晶格、法拉第笼等技术,将频率不确定度降至1.96×10-18

采用国产光纤激光器等,结合分时自比对测量技术,使频率不稳定度达1.2×10-18,完全满足要求,为2030年重新定义“秒”提供可能。

该成果提升了我国在国际时间频率领域的话语权。

160亿年误差仅一秒!中科院要重新定义“秒”

锶光钟物理装置

 AD    麦享生活  

网购比价查优惠券就用麦享生活
领打车|外卖红包|美团|抖音团购也用麦享生活
各大应用商店均可搜索安装【麦享生活APP】

文章来源【快科技】,转载请注明出处,本文链接 : https://www.bltcool.com/45522.html
上一篇
下一篇

为您推荐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