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公司盯上人类粪便!开设首家捐便中心 捐一次最高补贴5000日元
2025年4月,日本山形县鹤冈启用了一个特殊的“公共厕所”。
准确来说,这个厕所是旱厕,没有冲水功能,不是为了解决当地居民的内急而开设的,而是为了收集各式各样的粪便,用来医学方面的研究。
我们可以称它为“捐屎中心”,是日本开设的第一家。
该设施由日本Metagene Therapeutics公司运营,据公司介绍,捐也不是无偿的,只要粪便符合要求,拉一次最高补贴5000日元,差不多就是243人民币,而且可以签长约,允许反复捐赠。
为了能吸引更多的鹤冈居民到这里“如厕”,这家厕所建得很是高大上。
整体氛围给人一种很干净的感觉,白色是主色调,灯光柔和看起来很温馨。里面设置了3个隔间,外面还有一个休息间,可以让捐赠者在拉之前放松身心。
开头就已经提到,隔间里马桶是特制的,和平时用的不一样。
它不能冲水,里面放了一个饭盒大小的盒子来收集粪便。蹲完后,这些粪便经过简单处理,就会打包运送到其他地方进行检测和研究。
人类的排泄物,有什么好收集检测的?
这就不得不提到近几年比较流行的粪便移植(粪菌移植),简称FMT。
众所周知,我们肠道里有很多种微生物,有好的有坏的,而粪便移植,就是将健康人士粪便中好的肠道益生菌,转移到患者肠道里的一种治疗方法。
这是一种奇特且争论较多的疗法,人们对它的态度两极分化比较明显。
有的人觉得它是“万能”的,总在私下里尝试用别人的捐赠,来治疗各种疾病。由于是自制的,安全隐患很大,导致各种意外不断;
有的人觉得这种方式太恶心,完全持有否定态度。
但以目前的研究来看,只能说,粪便移植临床上对少数几种疾病治疗是有效且安全的,复发性难辨梭菌感染(RCDI)就是其中一种,至于其他的很多疾病应用还在研究中(或许有用,但作用机制有待明确,所以不推荐私下进行,效果不一定好,还有其他风险)。
要研究,就需要大量健康的粪便,这就是捐屎中心建立的初衷。
按理说,全球这么多人,就算不捐,每个人都是要排泄的,研究个“屎”有什么难的,原材料管够!
但现实就是,好的、健康的粪便太难得了,已经到了“一屎难求”。
就拿这次日本捐屎中心来说,首先,大多数人报名的资格都没有;
捐赠者的要求很严格,年龄18 岁至 65 岁之间(有些地方要求18-30岁),不抽烟不喝酒,生活很健康,自身没有肠道疾病,也没有其他传染性疾病。
捐赠前几天不能吃生食,不能使用激素类药物,不能……总之影响捐赠质量的统统不能做。
这些生活细节都是通过“线上健康调查”获取的,通过了就算报名成功。
其次,就是面临医生一系列严密的检查,包括问诊、血液检查、粪便检查(包括肠道菌群检查)和唾液检查,都通过了才能成为正式的捐屎人。
接下来,捐屎人只要定期前往捐屎中心排便,就可以获得源源不断的“拉屎薪贴”。
值得一提的是,由于肠道情况是动态的,所以前期检查不合格的,后期通过调整,也是有机会再捐。同理,刚开始是合格的,后期也有可能失去捐赠资格,捐屎人2-3个月就会被复查一次。
最后其实“资本”盯上人类粪便,也不是第一次了。全球都有设立类似的机构,捐献形式大同小异,补贴都蛮高的。
例如:2023年,西安某家医院的“拉屎薪贴”是300元一次,一周最多5次;2024年,美国的一家公司更是开出了500美元一次的高额补贴;这一次日本的补贴还略低一些。
这也说明“符合研究标准的粪便”确实少,此次日本将捐屎中心设立在鹤冈,也不是一拍脑门的想法。
设立之初,是认为该地区的饮食文化很丰富,摄入的膳食纤维和海鲜类蛋白质比较多,相比较生活方式更健康一些,粪便的品质自然也会更好一些。
但结果并不如意,据报道,刚开始注册的有300多人,线上健康调查淘汰了230人,最终有捐赠资格的只有3人,合格率不到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