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享科技7月17日消息,现在随便打开一个AI大模型,输入要求,很快就能生成一篇“看起来不错”的文章。
这些文章虽然看起来流畅、漂亮,但就是有种说不上来怪。简单来说,就是不能“细看”。
知名客户关系管理(CRM)软件供应商Salesforce的研究团队找来18位专业作家,帮忙修改上千篇由三大热门AI(GPT-4o、Claude 3.5 Sonnet、Llama 3.1-70B)生成的文章,结果发现,不管哪个AI,写出来的文字都有共通问题——太爱解释、不停重复、套用老哏、句子不顺、用词奇怪。
其实,更可怕的是AI往往会有杜撰“情节”,把从未发生或者尚未发生的事件,写的“跟真的一样”。
尤其是对那些没有专业知识、没有深入了解的人来说,很容易被骗。
这也充分说明,虽然不同的AI大模型由不同公司开发,但训练数据来源和方式很可能类似,导致写作风格也雷同。
这让我们思考一个问题:如果将来都用AI写文章,那是否全世界文章都会变一样、失去多元与创意? AI 写作的模板化倾向,正是许多专家担忧的风险。
当然,也有好消息,AI可以学会“怎么改”。
研究团队发现,如果你发现AI写的文章不符合要求,不要只是说哪里不好,而是直接帮AI改句子,并标记是哪种类型的错误,像是“太冗长”、“老套”、“句子太饶口”等。
研究证实,用这种方式,AI不只能产生文字,还能逐渐学会写得更像人,甚至具备基本自我检讨与修正文句的能力。
所以,这份研究给我们很实用的启示,AI写作不该只是人类丢一句指令,它就吐出一段文字那么简单。
真正理想的情况是,是“人机共写”——AI帮你起草,人类调整细节,AI提供灵感,人类决定情绪和风格。
这才是真正利用好AI,提高效率同时保留创意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