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出现大量“怪虫”:黑黄条纹相间 看得人头皮发麻 专家:无害 不用怕
麦享科技7月21日消息,近日,多位登山者爆料称,在合肥大蜀山蜿蜒的山道旁,突然出现了大量身长约四五公分的虫子,这一情况引发了媒体广泛关注。
据爆料者描述,这些“怪虫”的模样令人头皮发麻。原本大家兴致勃勃地前往大蜀山登山,却因这些“不速之客”平添了几分心惊胆战。
为了解事情真相,有媒体专门前往大蜀山国家森林公园进行实地探访。
在登山途中,媒体果然“邂逅”了这些神秘的“怪虫”。走近仔细观察,这些虫子圆柱状的身体上布满了醒目的黑黄条纹,身下密密麻麻地排列着数百对细足。
它们在潮湿的泥土和腐败的落叶之间,不紧不慢地蠕动、穿梭,画面着实有些让人难受。
那么,这些让人头皮发麻的虫子究竟是什么来头呢?
随后,媒体将在大蜀山森林公园拍摄到的虫子照片,交给了合肥市野生动物保护协会理事虞磊进行鉴定。
经过仔细辨认,虞磊确定这些虫子是倍足纲山蛩目山蛩(qióng)科的“燕山蛩”。
虞磊向媒体介绍,“燕山蛩”并非是近年来才在大蜀山出现的“新面孔”。实际上,它们一直就生活在大蜀山中,而且数量相当可观。
他提醒游客,即便在登山过程中看到了“燕山蛩”,也无需惊慌害怕,因为这种虫子对人体并无危害。
至于“燕山蛩”为何能在大蜀山“泛滥成灾”,虞磊解释道,大蜀山生态环境优越,食物资源十分充足。
山间丰富的落叶层不仅为“燕山蛩”提供了理想的栖息场所,还能让它们很好地躲避天敌。由于缺乏有效的天敌制约,其数量便逐渐增多。
公开资料显示,“燕山蛩”的身体由众多环节构成,从颈板到肛节约有 54 个体节(雄性为 53 个)。它大多栖息在阴湿的环境中,在我国大部分地区都有分布。
“燕山蛩”行动较为迟缓,主要以落叶等腐殖质为食,还有沿着树木向上攀援的习性。
当它们受到外界刺激时,会侧身盘绕成环状,并散发出特殊的臭气。
值得一提的是,其也是一味中药材,捕捉后蛆以开水烫死,晒干,入药前以糖和麸子炒黄。
性味归经为味辛、性温、大毒。功能主治:破瘕积聚、解毒肿、主瘕积聚、胁下痞满、无名肿毒、瘰疬、亚疮、疬风、白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