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享科技7月23日消息,近日,华大基因 CEO 尹烨做客凤凰《封面》栏目,就人类寿命相关话题展开了一番深入探讨。
从现代科学的视角出发,人类的真正寿命究竟能达到多少呢?
尹烨表示,在本世纪,若没有诸如地球爆炸、核战争爆发、外星人入侵等极端情况发生,这一代孩子中超过一半的人有望活到一百岁。
他举例提到,有一本名为《百岁人生》的书,书中观点也认为孩子基本都能达到百岁的预期寿命。
按照目前发展趋势推算,活到 120 岁似乎并非遥不可及之事。毕竟,从建国初期中国人均寿命不足 39 岁,到如今已接近 80 岁,而日本的人均寿命更是达到了 85 - 86 岁。
不过,当寿命继续向上突破,迈向更高上限时,情况又会如何呢?
尹烨谈到,随着基因编辑等前沿技术的不断发展,人类活到 150 岁是有可能的。
因为再生医学等领域的关键“生命开关”正被科研人员不断发现和解锁。
然而,尹烨同时也提出了深刻的质疑:如果允许一部分人实现永生不死,这真的是一件好事吗?他认为,寿命的进一步延长将面临诸多挑战。一方面是成本问题,另一方面,更核心的则是伦理困境。
他形象地比喻道:“要是富人能活 500 岁,穷人只能活 50 岁,就如同电影《In Time》(《时间规划局》)里所描绘的那样,人们每天都在为多争取几分钟、几秒钟的生命而奔波。”
尹烨还表达了对脑机接口技术可能带来问题的担忧。
他设想,如果未来脑机接口技术发展到一定程度,人类可能不得不每天完成特定任务,否则第二天相关功能就会被剥夺,这或会引发社会伦理问题。
在尹烨看来,人类寿命的延长存在一个伦理边界。
他以美国布莱恩·约翰逊三代换血的事件举例,此人做法极为激进,如今将目标寿命设定为 105 岁。“当百岁寿命变得普遍,大家就会开始追求更高的寿命上限。”尹烨说道。
他总结认为,人类突破 120 岁寿命大概率将成为现实,而且距离活到 150 岁也不会特别遥远。
因此,他强调,我们不仅要承认社会学意义上的年龄,更要关注生物学年龄。即便一个人实际活了 70 岁,但如果其身体状态如同 50 岁,那就相当于在生命进程中“左移”了 20 年。
尹烨觉得,对于现代人而言,保持耳聪目明、大脑反应敏捷,才是最核心的健康指标。而且,能多说话并非坏事,至少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患老年痴呆症的概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