确诊已超3000例!广东一村发重要通知:六点一起在家点蚊香! 背后原因硬核
麦享科技7月24日消息,近日,7月23日,广东佛山顺德北滘镇莘村村委会发布通知称,为了进一步做好蚊媒传染病防治工作,号召全民在家一起点蚊香。
通知全文如下:
为了进一步做好蚊媒传染病防治工作,守护村民健康。请全体村民配合于今天下午6点一起在家中点燃蚊香,同时村委将安排户外消杀同步进行,共同做好杀蚊灭蚊行动。
在此呼吁全体村民共同参与,翻盆倒罐清积水,齐齐动手灭蚊虫。倡议家庭住所中安装完好无损的纱门纱窗、休息时采取蚊帐等防蚊措施;室内可使用电热蚊香片、蚊香、电蚊拍或持效性长的杀虫剂等杀灭成蚊。
为什么选择“全村点蚊香”?
有专家表示,白纹伊蚊的活动活跃高峰时段为清晨(6 - 8点)和黄昏(17 - 19点),而下午6点恰好处于蚊虫活动的高峰期。
因此,选择这一特定时间点开展集中灭蚊行动,能够最大程度地降低成蚊密度,进而有效阻断病毒的传播链条。
此外,蚊香的使用虽看似简易,但若与电蚊拍、长效杀虫剂等工具相互配合,便能构建起多层次的灭蚊体系。
值得注意的是,根据广东省佛山市各区23日下午最新的通报,从7月8日监测发现首例输入引起的基孔肯雅热病例以来,截至7月22日,佛山市已有5个区报告了基孔肯雅热确诊病例,累计报告基孔肯雅热确诊病例3195例,主要集中在顺德区。
据了解,针对基孔肯雅热等蚊媒传染病,国家疾控局近日发布的健康提示介绍,蚊媒传染病是指通过蚊子叮咬传播病原体的一类疾病,在我国需重点防范登革热、基孔肯雅热、寨卡病毒病、乙脑和疟疾等。
基孔肯雅热是由基孔肯雅病毒引起的、通过伊蚊,俗称“花斑蚊”叮咬传播的蚊媒传染病。
它的潜伏期一般为1至12天,多为3至7天。患者会突然出现发热、皮疹和关节疼痛。
发热会持续1至7天,伴有寒战、头痛、背痛、全身肌肉疼痛、恶心、呕吐等。皮疹多出现在发病后第2至5天,半数以上病例在躯干、四肢伸展侧、手掌和足底出现红色斑丘疹或紫癜,数天后消退,可伴脱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