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 和平精英 》的玩家们又把游戏梗玩上了各大社交平台的热门。。。
词条#正式确诊为地铁鼠鼠,甚至上了好几个梗百科的科普。
还有一个个抖音博主平时藏得挺深,谁成想时机一到,都暴露出了自己沉迷地铁的倾向,搁那疯狂整活。
之所以这事儿成为热门话题,主要是因为这次地铁逃生的周年庆活动。
官方结合了玩家一年的对局数据,来了波玩梗味十足的一周年财报大赏。
什么鼠鼠博尔特、猛攻七套哥、最强地皮仔、地铁摸金王、卧底高手。。。
各种玩家间常用的口头术语被直接做进了周年活动,官方再次带头冲锋,和玩家玩在一起。
但并非所有官方下场,都能带来这种效果。
究其原因,还是《 和平精英 》一贯和玩家走得足够近,而地铁逃生模式,虽然仅推出一年,但也承袭和平传统,且确实火得出圈。
不久前,官方发布了地铁逃生模式的 DAU( 日活数 )突破 3700 万。
这个数据逆天到什么程度呢?
这么说吧,加拿大的总人口数,差不多是 3800 万。。。而且这还仅仅是地铁逃生这个模式的日活数。
而地铁逃生模式的玩法,其实就是近两年竞争最为激烈的“ 摸金搜打撤 ”。
有别于经典的百人吃鸡模式,更强调战术与博弈,让玩家在带出物资和对抗层面做出一次次的抉择。
今年六月底,这个模式推出了整整一年。
可能由于这是“ 第一个生日 ”,所以无论是官方,还是玩家社区,都相当热闹。依托于庞大的玩家群体,催生出了大量的二创与玩梗内容,以致于吸引来一大帮不明觉厉的路人。
比如近期版本推出了地铁新模式( 苏尔南冲突 ),新的热梗也一个接着一个出现,什么“ 染上苏尔南你就废了 ”“ 苏尔南不相信眼泪 ”,以及这次的“ 地铁逃生鼠鼠行为图鉴 ”,经常一堆人在评论区刷屏。
打开一个 SPAS 的枪械科普视频,开篇弹幕就飘过几个“ 苏尔南浮木枪 ”“ 苏尔南禁术 ”,评论区也全是背诗的,不知道的以为要考研。
PS:梗指南,苏尔南冲突模式的新地图鼓励进攻,同时房区众多,霰弹枪贴脸十分强势,SPAS 因此成为游戏中 T0 级的热门武器,而被广泛传播。
一个个地铁鼠鼠,天天上网嘴里就是念叨着百亿大亨、猛攻猛攻、苏服了,很难不让人好奇到底发生啥了。
于是,很多之前没接触过,或者对其不感冒的玩家,都一脸懵逼入坑,然后又不约而同地“染”上了地铁逃生,要么不玩,要么一玩就停不下来。
现在,#和平精英地铁逃生单话题,在抖音的单话题播放量已经干到了 400 多亿。
差不多和美食、情感这种全民话题持平。
反正热度和流量这一块儿,同类型的游戏几乎没啥对手。
这就不禁让人开始好奇,市面上大把大把的搜打撤射击游戏,为啥地铁逃生却能在大众圈子吃得这么开?
而在问了不同年龄段,不同圈层的好几个玩家后,我似乎终于搞懂了地铁逃生爆火背后的逻辑和秘密。
上头、好玩这种事不必多说,更重要的是从地铁逃生衍生出的流行文化,已经渗透进了千万玩家的生活,甚至,还影响了许多人的人生轨迹。
比如,主播数码。
是的,作为目前人气最高的几个地铁主播之一,趁着周年庆那两天,小发找到他聊了聊,如果你也是爱看直播的地铁玩家,估计会对他相当熟悉,常常能听到玩家口中传出“ 光头 ”这两个关键字。
所以今天,小发打算先从这位 KOL 的视角出发,再挑选一名普通玩家的体验,分析一下为啥上线 6 年的《 和平精英 》,还能有这般活力,以及地铁这个刚推出一年的模式,为啥这么火。
冲刺 500 亿,是数码在地铁逃生 CH.5 赛季立下的直播挑战目标。
也正是完成这个目标的过程,让数码的粉丝数飞速增长,从几十万达到了如今的百万量级。
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 播了地铁后,涨粉速度翻了 10 倍 ”。
挑战的最后,粉丝们也与他共同见证这次成功。
“ 冲刺 500 亿的最后一天晚上,是我直播生涯印象最深刻的一次,发生的事我现在还记得 ”。
“ 当时距离 12 点重新定榜,只有 10 分钟的时间,这期间还输了一把,时间只剩下 8 分钟左右,此时距离 500 亿的目标,还差 700 万左右的样子,最后关键时刻非常艰难,手和声音都在抖 ”。
刚下图,遇到三个队打架;
还剩 5 分钟,一边搜物资,一边跟 BOSS 缠斗;
倒计时 3 分钟,耳机里传来队友的语音:这把真的很肥,有机会;
最后 2 分钟,开始疯狂搜刮全场物资;
就在 0 点前的 1 分钟,数码略带哭声大喊够了,够了。
终于,一局 700 万,成功撤离,赛季总收益 500.01 亿。
挑战成功,数码也终于喊出了他的那句口头禅:“ 拿下 ”。
最终,这局比赛在 16 万人的注视下,圆满结束。
也让数码成功在当晚总游戏排行榜上飙到第二名,突破了自己直播间的历史记录。
在赛后总结视频中,一路走过来的观众,也都一起燃了起来。
就好像冲刺 500 亿这个目标,不再是数码自己的挑战,而是所有观众也在了却他们的愿望,毕竟这事的跨度覆盖整个赛季,不少人从头跟到位,属于是一起见证了一个历史瞬间。
经历过这件事后,有人在评论区说到“ 码哥是个大主播了 ”。
但这个大主播,其实现在还是一个浑身稚气的青年,可以说,是地铁逃生这个模式的更新,才让他走上了更大的舞台,或者说,给了他一个完全无法预料的人生。
他说过“ 要是没有地铁逃生,也不会有今天的主播小数码 ”。
当然,也不会有这次一周年财报里数据惊人的“ 撤离之王 ”。
毕竟,一开始播经典模式的时候,人气始终不温不火。
而地铁逃生的新鲜感和高人气,却成了直播生态的新窗口。
更具操作和观赏性的差异化,也更容易展现主播的个人特点。
所以,顺势乘上了这个模式东风的数码,才有机会让更多人发现这哥们确实有实力,甚至能在各种主播赛拿 FMVP,在官方大亨杯 S3 拿下总冠军。
《和平精英》地铁逃生,也不仅为他带来了一份与众不同的工作,同时还有战友、伙伴以及最重要的——归属感。
加入战队、结识数码曾经的偶像主播、参加各种比赛,直到成立工作室,这群小伙子因为游戏相识,又目标一致,这些来之不易的友情和百万粉丝的青睐,都来源于对地铁逃生共同的热爱。
他们都一边在做着自己喜欢的事业,一边又实现了一波自己的人生价值。
对数码来说,“ 接触这款游戏后,经历的每一个过程,都是我人生的转折点 ”。
而谈起为什么地铁逃生如此吸引他时,数码则给出了作为一个玩家,最为朴实的回答:
“ 有博弈,有可能性,打起来最大的感受,就是刺激 ”。
不仅如此,数码认为地铁逃生的摸金搜打撤玩法,在于既有强攻爽干,对局过程中也充满了抉择与策略性,尤其是正面反馈给得相当足。
“ 有一次在苏尔南清图撤离,身上背了 2000 万的物资,直接爽翻了 ”。
其中最让他欣慰的,还有每每提出意见,官方也总会有所回应。
数码说,“ 战斗爽 ”是他这类地铁玩家的关键词。
于是某次他便向官方建议,搞一个增加对局的频率与强度的模式,让大家都能搜得开心,打得尽兴。
结果官方在周年庆版本,还真推出了鼓励猛攻,掉率极高的实验基地和苏尔南冲突模式。
所以,数码对现在的游戏版本相当满意,甚至我问他对游戏还有什么建议时。
他也只是诚恳地说:“ 希望和平能一直好下去 ”。
也许你会说,数码的经历只是千万地铁玩家的其中一个特例,还不足以说明这款游戏为啥有今天这样的影响力。
那听完亮哥的故事你会发现,其实地铁逃生带给他们影响,都是趋近于同一个方向,那就是凝聚一群志同道合的人。
只不过,亮哥在地铁中凝聚的,是曾经的老友。
身为 90 后的亮哥,如今已经成了标准奶爸。
虽然能拿来玩游戏的时间不可同日而语,但即便是挤时间,现在每天哄完孩子也得在群里凑齐老友车队,要么当鼠鼠发育,要么全体七套猛攻一波。
不过要说这个车队,其实还是大学时候组的。
曾经亮哥咋说也是个卓越王牌,苦练过一段时间的四指操作,跟几个朋友在海岛叱诧风云过一段时间,每天开黑干到深夜。
但大家都懂,人总有走向社会的那一天。
“ 开黑时兄弟们聊天的内容,从哪个院的哪个女孩,变成期末复习,再到毕业答辩和找工作,最后,车队人就凑不齐了 ”。
于是,在工作后,这帮特种兵卸下了三级头和二级包,从飞机跳伞,变成了地铁通勤。
开黑群里聊的内容,也变成了升职加薪和结婚生子,很少再跟游戏相关,甚至聊天的频率,也慢慢减少了。
但去年地铁逃生模式出现,久违地让他们燃起了曾经的中二之血。
“ 那天( 寝室 )老四突然转到群里一个链接,说是出了个新模式,晚上都得上线,谁不来谁孙子 ”。
“ 这我能忍么,必须上号 ”。
然后,就是一帮中年老登,一边闷头搜物资,一边再次在游戏里吹水打屁的“ 俗套 ”故事了。
开始的亮哥不熟悉地铁逃生,但架不住身边同事也有玩的,午休时候经常被指点,甚至后来还去主动看了主播学技术。
加上开黑群里的日常讨论,一来二去,他终究还是没逃过“染”上地铁的命运。
中间我一度问过亮哥,他老婆会不会反对自己打游戏这事,但亮哥的回答却挺从容。
“ 起初她不玩,但偶尔会观战听我们聊天,后来她心血来潮也下了一个,现在已经能凑个手了,进步挺快 ”。
亮哥还说,其实中间一度也跟朋友试过其他摸金、搜打撤类射击游戏,但还是《 和平精英 》的地铁逃生最对他胃口。
他觉得一方面,地铁逃生不像很多搜打撤一样,有着较高的上手门槛,只要玩过《 和平精英 》的经典模式,地铁逃生就能无缝上手。
而且射击手感、枪械装备,都是自己最熟悉的。
另一方面,地铁逃生的刺激程度,却一点不打折扣,能给亮哥带来不同于吃鸡模式的爽感。
尤其是成功带出物资,攒够钱开宝箱的过程。
刷出一把好词条的武器装备,够他在开黑群里吹一天。
其实采访的玩家不止他们俩,但碍于篇幅没法一一介绍,可数码也好,亮哥也罢,前前后后几个不同的采访对话中,我发现地铁逃生最大的特点,就是包容性,无论哪种玩家,都能在这里找到自己的乐趣。
无论是大学生,还是白领,亦或是奶爸,他们全都有自己的打法流派,也因此或多或少地结实了同好,并催生了更多社交上的链接。
并且他们不仅在游戏里组队,也因为地铁逃生,在游戏外的生活中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向更优的未来走去。
赛斯·高汀在畅销书《 紫牛 》里说,“ 真正好的产品,是能让用户将产品融入日常生活,此时它就不再是商品,而是生活方式的一部分 ”。
而《 和平精英 》,可能正在想办法做好这件事,推出地铁逃生这种增强互动的新模式,不仅仅是让大伙下班后多一个消遣,更是一个让玩家之间形成文化圈子,搭起了某种能连接情感的平台,或是成为一种生活习惯。
我想这才是让玩家形成归属感,在评论区互相玩梗,满嘴六套七套,乐此不疲晒出货图的原因。
可能也因为这种特质,让数码改变命运,成为名声响亮的大直播,让亮哥能通过游戏跟老友叙旧,甚至促进家庭关系的和谐。
如今,坐拥亿级用户的《 和平精英 》,承载了无数玩家的回忆。
它已经成为了一代人的“ 共同回忆 ”,毕竟跨度近 7 年的游戏运营时间,足够让一个人的社会身份发生转变,从一个圈层走向另一个圈层。
我原以为,这款游戏在当下竞争激烈的射击游戏环境下,是想要通过更新内容,留住更多玩家。
但现在想想,也许并非仅此而已。
无论从线上的圈层文化体验,还是线下的比赛和同好社交提供的情绪价值来看。
《 和平精英 》都更像是在试图形成某种可延续的游戏生态,继续再成为下一代人的“ 共同回忆 ”。
所以现在,再回到之前提出的问题。
为啥《 和平精英 》的地铁逃生模式,能在一众摸金搜打撤游戏里,脱颖而出?
估计,也不用小发再多作解释了。
而且相信看完文章你,此时再打开抖音搜搜相关词条,想必也能理解,玩家们如此热爱,和持续活跃在这款游戏里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