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享科技8月14日消息,据媒体报道,美国太空探索技术公司(SpaceX)创始人马斯克近日大幅调整了其雄心勃勃的火星登陆时间表,显著降低了2026年发射“星舰”飞船前往火星的可能性。
根据新的规划,首次无人火星任务更可能在2028年至2030年间进行,届时将由特斯拉公司的“擎天柱”人形机器人负责驾驶“星舰”。
马斯克长期致力于利用SpaceX研发的完全可重复使用巨型火箭系统——“星舰”(包含超重型助推器和“星舰”飞船)来实现火星移民。
今年5月,他曾提出在2026年利用火星发射窗口将五艘无人飞船送上火星的目标,并坦言成功概率约为50%,其关键在于能否及时掌握深空旅行必需的“在轨加注燃料技术”。地球与火星每26个月才迎来一次有利发射窗口,下一次就在2024年底(11月-12月),SpaceX计划全力抓住这一机会。
然而,马斯克近期在社交媒体上承认,2026年底前发射火星飞船的机会已变得“很小”,明年年底由“擎天柱”驾驶“星舰”飞往火星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他最新公布的时间表显示,“首次不载人的火星之旅将在3.5年内实现,载人飞行将在5.5年内完成”。据此推算,2028年成为无人“星舰”火星之旅更现实的目标,载人飞行则推迟至2030年,比原计划晚了4年。
报道分析称,马斯克登陆火星计划之所以推迟,既包括星际旅行的工程挑战,也涉及飞船生命支持系统的技术难题。此外,该任务能否成功还取决于严格的测试、监管部门的批准以及如何确保宇航员在长期旅程中的安全。
在“星舰”飞船方面,SpaceX遭遇了一系列技术挫折。“星舰”飞船是“星舰”超重型火箭的第二级,被设计为完全可重复使用,能搭载大量有效载荷或多名乘客执行远距离星际航行。
但到目前为止,“星舰”飞船在测试中“仅取得了有限的成功”。今年5月27日,“星舰”超重型火箭在第九次试飞中虽然完成了火箭第一二级分离,但第一级在重返地面时爆炸,第二级“星舰”飞船失控损毁。
这已经是今年“星舰”超重型火箭的连续第二次发射失败。SpaceX很可能需要大幅修改其设计。这也导致对于火星旅行更关键的“星舰”飞船在轨加注燃料技术验证试验被迫推迟。
今年7月,马斯克宣布“星舰”项目的两个近期技术目标:完善新一代隔热罩和使用发射塔的机械臂回收火箭,这对于火箭的可重复使用和降低发射成本至关重要。
SpaceX已经完成利用巨型机械臂空中捕捉受控降落助推器的“筷子夹火箭”式回收方式,可以大量节省传统火箭着陆与重新装配的时间。马斯克透露,未来火箭助推器可在1小时内完成重新发射,极限目标是每小时发射一次“星舰”火箭。
SpaceX的长远目标是在每个窗口期发射1000-2000艘“星舰”飞船,将约100万吨物资送上火星,打造自给自足的“火星文明”。
除了技术方面的限制外,对于宇航员和未来的“火星殖民者”如何适应漫长的太空旅行,也需要在飞船生命支持系统等方面取得突破。
美国“太空”网站介绍说,运行在近地轨道的国际空间站能得到地球磁场的保护,减少了宇航员受到的宇宙辐射伤害。而前往火星的旅途需要至少半年时间,强烈的宇宙辐射将对人体造成永久性伤害。
同时在此过程中,孤悬太空的宇航员在长期封闭环境中的生理和心理影响,相关研究也远远不足。有批评者认为马斯克的登陆火星计划“过于仓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