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三评“外卖大战”:价格战对消费者不好 卷价格只会伤害行业
8月19日消息,今日《人民网》连发三篇文章来锐评今年4月以来各大平台掀起的“外卖大战”,直言价格战对消费者不好,卷价格只会伤害行业。
文章中指出,最初来看,补贴搅动了市场、带来了“鲶鱼效应”,消费者得了便宜和实惠,商家也能通过这一机会拉动销量,平台则扩大了市场份额。
然而,随着补贴大战逐渐从一场营销策划成为了一场持久战、并正在改变餐饮市场格局时,一种更为复杂的“蝴蝶效应”正在发生:不少餐饮商家反映,“补贴战”后钱没多赚,属于“赔本赚吆喝”、“不做没客流,做了难盈利”。
必须看到,随着补贴持续,在资金、议价能力和数字化运营上处于弱势的中小商家,被置于一种不对等的竞争环境中。他们面临一个两难选择:要么参与补贴以获取平台曝光度,但这会侵蚀利润;要么不参与,则可能在大量的平台信息中被边缘化。
这种流量分配机制,使得商家付出了利润成本,却难以形成稳定的用户忠诚度和品牌资产。同时,应对激增的低利润订单也加大了其经营压力。当商家的营收过度依赖单一平台时,其经营自主性也会受到相应限制。
平台“内卷”本质是市场结构变化、消费行为变迁、平台增长的内生动力与机制等多方面共同作用的结果。
在市场供给趋同的前提下,如果外卖平台为了短期内获得用户规模优势而协同商家将竞争聚焦在价格层面,一方面,会给餐饮商家带来管理挑战:订单倍增带来原材料、人手等多方面的剧烈波动,带来管理上的挑战。
如果未能及时调整应对,则会给商家带来高昂的成本,导致了“增量不增收”的情况;另一方面,价格层面的竞争,无法倒逼商家提升供给的质量或水平,不利于市场创新。此外,平台也可能由于线下履约队伍准备不足,而产生不良消费体验,产生消费群体不满甚至舆情。
以价格比拼为核心的“外卖大战”不可持续。唯有跳出“低价陷阱”,告别“内卷式”竞争,构建以技术效能与制度创新为核心的新平衡,方能实现平台经济的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