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苹果手机 你刷到的每个广告 都在让手机卖得更便宜

你刷到的每个广告 都在让手机卖得更便宜

前阵子托尼参加了某个国外手机厂商在北京的线下活动,就是那个在手机的背壳设计和拓展配件上玩出花的品牌 Nothing。 我个人很喜欢这家手机厂商,但可惜他们的手机产品一直没有国行版本…

前阵子托尼参加了某个国外手机厂商在北京的线下活动,就是那个在手机的背壳设计和拓展配件上玩出花的品牌 Nothing。

你刷到的每个广告 都在让手机卖得更便宜

我个人很喜欢这家手机厂商,但可惜他们的手机产品一直没有国行版本。。。

显然现场有人抱着和我一样的想法,因为那个人直接问了 Nothing 一个 “后面会不会推出国行版本” 的问题。

Nothing 方面的回答也很有意思,“国内厂商销售手机的利润构成里,互联网服务占了很大一部分, Nothing 目前没有什么互联网服务,而且因为 Nothing 暂时不打算调整业务模型,所以短期内不会考虑正式在大陆销售手机”。

Nothing 京东自营店仅有耳机产品在售

你刷到的每个广告 都在让手机卖得更便宜

 这话是不是听起来有点懵?听不懂没关系,托尼给大家中译中一下 ——

现在国内手机厂商的价格太卷,卖手机本身不赚钱。要想活下去必须得想其他办法,比如往手机里预装 App、在系统里面搞广告植入、探索可以收费的会员服务。

确实国内的手机价格便宜,只卖苹果三星一半、甚至三分之一价格的同时,眼瞅着手机的电池容量就奔着 8000mAh 去了,像什么百瓦快充、护眼屏和潜望长焦也早都普及,卷成这样必然就赚不到什么钱。。。

你刷到的每个广告 都在让手机卖得更便宜

但是咱们也都明白一个道理,羊毛出在羊身上。硬件少赚的那部分钱,厂商们也会想着法子从消费者那里赚回来。国内消费者买手机 “量大管饱” 的同时,我们又被迫接受了一些什么呢?

 简单来说就是,国行版本的手机习惯往系统角落里塞应用的跳转入口和隐形广告,让你很难 “开箱即用” ——

比如,各家都会在系统里提供 “锁屏壁纸” 一类的 app,每次滑动屏幕都会更换锁屏状态下的壁纸。表面上看是个能让手机常用常新的美化工具,但实际上每几张锁屏壁纸中间就会插一条 “软广”。

你刷到的每个广告 都在让手机卖得更便宜

有几家厂商的系统还会出厂默认开启 “ 锁屏壁纸 ” 之类的应用,但是用户稍不留神就会误触到壁纸角落里的链接,直接就跳转到对应的文章或者短视频里了。就连各家卖六七千块钱的旗舰款手机,也都不能幸免,普遍存在这种情况。。。

要么就是系统桌面的下拉搜索框、负一屏的搜索框,以及桌面小卡片,负一屏的卡片里,基本都会出现最近的热点资讯,或者系统推荐的 app,主打一个 “宁滥毋缺”。。。

你刷到的每个广告 都在让手机卖得更便宜

这里面最过分的,其实要数系统自带的天气 app。因为你不仅能在里面刷到广告,甚至还能顺手刷一刷今日头条,看一看短视频。

你刷到的每个广告 都在让手机卖得更便宜

并且在有些手机厂商的系统里,天气 App 里的信息流是根本无法关闭的。。。

 这么说吧,托尼每次放假回家,都要给家里的老人 “修一下” 手机系统,或者自己换新机时,也要在系统设置上折腾起码半个小时,来关闭系统广告和推送选项 ——

因为很多广告的关闭入口做得很隐蔽,藏在各种弯弯绕绕的选项里面;而且有时候你还得权衡一下,这么多功能,哪些真有用,哪些是没必要。。。

国内手机系统给托尼的感觉就是,它的这种做法确实方便你获取资讯,也能提供定制化服务,但是同时也像在背着日活 KPI 一样,尽可能增加你的手机使用时长。

还真别说,托尼查了一下各个手机厂商的隐私政策,厂商还真有可能把你的应用停留时长和行为数据,分享给第三方服务商,以此来实现更精准的广告投放。

你刷到的每个广告 都在让手机卖得更便宜

换句话说,你可以把国内的这种系统生态,看作是定向营销、数据变现的产物。。。

所以知道为啥系统里的应用跳转和广告展示入口做这么密了吧?总有一个你会顺手点进去,最后的广告点击次数和展示次数,都能变相给厂商带来收益。

除了这种不易察觉的隐形广告,差友们更常见的 “硬广”,估计是百度、喜马拉雅、大众点评一类的 “出厂预装的第三方app”。

根据 36 氪之前的爆料,实际上厂商在系统里每预装 1 个 app,就可以收取 8 毛到 5 元不等的 “平台费”,而预装 app 的数量多少,其实全凭厂商自己的良心。

你刷到的每个广告 都在让手机卖得更便宜

但是对于一部分像托尼一样挑剔的用户来说,厂商预装的第三方 app 有一多半是要卸载的,大家其实希望开机之后能有干净简洁的系统桌面。

而国外手机,基本除了谷歌的第一方套件以及必要的工具软件外,就不会再往系统里 “ 夹带私货 ” 了。单就预装 app 这一点,国行的机器暂时还是需要你去自适应一下的。

你刷到的每个广告 都在让手机卖得更便宜

 除了在系统里塞软广、搞植入,国内厂商还在软件方面想了其他法子来补贴硬件。

比如手机里面的游戏中心,还会拉拢游戏厂商单独建立一个游戏的渠道服,比如原神和星铁的“小米服”、“华为服” 之类的,手机厂商参与游戏充值的分账,来获取利润。有些手机厂商的收入分成比例,甚至高达 50%,比 30% 的 “苹果税” 还要高出不少。。。

而且对用户来说,更麻烦的一点在于,选择了渠道服玩家基本就跟对应的手机品牌锁死了。换机就意味着转账号、换服,要折腾很久,更不用说用户各种对于渠道服跟官服,待遇不一样的吐槽了。

你刷到的每个广告 都在让手机卖得更便宜

所以说,用国行版的手机玩游戏,用户也得考虑清楚到底要不要选择 “渠道服”,不然有可能本来高高兴兴在游戏里 “氪金”,一转头发现几年的真金白银全打了水漂。。。

 不光玩游戏要小心提防,甚至在用户用来绑定门禁卡、刷公交地铁的“钱包” app 里,竟然还有信贷金融一类的办理入口,而且完全隐藏不了,一不小心就会误触,这也算是国行系统的一大“发明”了。。。

你刷到的每个广告 都在让手机卖得更便宜

而国外之所以没有这方面的困扰,一方面是因为手机本身的价格贵,里面就有一部分是在保障硬件利润;另一方面,欧盟等地的法规对于预装 app 也有严格的规定,所以就造成了国行版跟国际版在系统生态上的区别。

你刷到的每个广告 都在让手机卖得更便宜

说白了,国内确实能买到更便宜、功能更全的手机,这对消费者来说确实是好事。但是代价就是你得下功夫调试一遍系统,才能用起来更省心。。。

按理说,事情到这里就可以结束了 ——

不管怎么说,站在消费者的角度来考虑,大家永远都只有一个诉求,那就是买到价格实惠、体验好的手机产品。

 但对于手机厂商来说,要考虑的那就多了。

国内手机市场越来越卷,各家只能想着法子压低成本,然后从其它业务上赚点利润回来,这也就造成了国产手机不同于国外手机的业务模型。

你说这种模式健不健康,能不能持久嘛。。。那还真不好说。

不过,虽然咱们能在这点上去理解手机厂商,但是在一些地方的体验上,托尼还是觉得厂商们应该改进改进了。

比如,对于系统默认应用商店的管理 ——

搜索排名前几的应用里,有不少 app 是足够以假乱真的 “李鬼”。用户想找到自己真正想下载的 app,有时候要往下翻几页才能找到。不仔细看应用的下载量分辨一下,还真就有可能顺手用上盗版的 app 了。

你刷到的每个广告 都在让手机卖得更便宜

最后的最后,托尼想说,作为企业,手机厂商们对于用户的用机困扰和手机广告的问题,是不是也应该承担起一部分的社会责任呢?

就算暂时没有 “一键净化” 之类的功能,可以让消费者便捷地清理手机里的预装应用、关闭各种系统广告,但起码这种添乱性质的活儿,还是少整一点吧。。。

AD 麦享生活

网购比价查优惠券就用麦享生活
领打车|外卖红包|美团|抖音团购也用麦享生活
各大应用商店均可搜索安装【麦享生活APP】

文章来源【快科技】,转载请注明出处,本文链接 : https://www.bltcool.com/52692.html
上一篇
下一篇

为您推荐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