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时间9月10日凌晨1点,苹果将举行“前方超燃”特别活动,一个神秘的包裹也悄然抵达了ZOL编辑部。拆开包装,我们提前拿到了即将发布的iPhone 17系列机模。
虽然无法开机,也无法验证内部配置,但这套机模还是足以让果粉们提前“尝个鲜”。今天,就让我们以编辑部的视角,将这四款“新机”与前代产品进行对比,看看iPhone 17系列究竟“燃”在何处。
iPhone 17 vs iPhone 16
作为最走量的机型,iPhone 17与手中的iPhone 16相比,最直观的感受是——大了一圈。
根据曝光,iPhone 17的屏幕尺寸将从6.1英寸提升至6.3英寸,边框进一步收窄,正面视觉冲击力更强。更关键的是,它终于告别了“祖传60Hz”,搭载了与Pro系列同款的自适应刷新率屏幕(1-120Hz),画面体验更流畅,这次终于把牙膏“挤爆”。
iPhone 17的机身厚度也从iPhone 16的7.8mm增至约7.96mm,虽微增,但换来了更大的电池空间。后置双摄模组位置略有调整,从机模上看闪光灯被整合在了模组之中,视觉观感更和谐。
整体来看,iPhone 17正在向“小Pro”靠拢,标准版的体验门槛被彻底打破。如果此次新机的售价不变,17标准版可能将抢走不少17 Pro的销量。
iPhone 17 Air vs iPhone 16 Plus
如果说iPhone 17是常规升级,那么iPhone 17 Air的出现则是苹果在轻薄设计上的又一次尝试,从TA与iPhone 17标准版的对比就能看出,17 Air仅约5.6mm的厚度相比后者的7.96mm薄了整整三成。
为了实现这一设计,Air款在影像上做出妥协:后置为单摄系统,闪光灯与传感器集成于右上角。但其正面几乎等宽四边框,居中打孔设计,视觉极为对称。内部传闻该机搭载A19芯片+12GB内存,并首次引入苹果自研C1基带,支持毫米波与更优信号。
从机模上也能看出,Air款可能彻底取消SIM卡槽,全面转向eSIM。它不再追求全能,而是以“轻薄旗舰”定位,瞄准追求便携与设计感的用户。至于今晚发布后,国内用户什么时候能用上这款新机,暂时还是个未知数。
有数码领域博主透露,iPhone 17 Air将采用双面冷雕工艺,以实现更纤薄的机身。电池容量预计在3000mAh左右,实机续航如何还是个问号。
iPhone 17 Pro vs iPhone 16 Pro
Pro系列的升级逻辑向来清晰——更强的性能与影像。iPhone 17 Pro的机模显示,其机身厚度从iPhone 16 Pro的8.25mm增至约8.75mm,显然是为容纳更大电池与更复杂的散热系统。
根据之前的曝光消息,美版iPhone 17 Pro或内置eSIM卡槽,节省了物理SIM卡槽所占用的空间,而我们拿到的iPhone 17 Pro是有SIM卡插槽的,有消息称国行版本17 Pro电池的形状和大小相应进行了调整,以适应内部结构的限制。
后置影像模组变化显著:延续三摄布局,闪光灯被移至右侧,形成不对称设计。传闻iPhone 17 Pro将搭载4800万像素潜望式长焦,支持5倍光学变焦;性能方面则是其基于台积电3nm制程打造的A19 Pro芯片+12GB内存组合,通过架构层面的优化,能效表现有望显著提升。
相比终于给上高刷的iPhone 17,iPhone 17 Pro更像是稳扎稳打升级,对影像和性能有较高要求的用户,iPhone 17 Pro仍是更有性价比的选择。
iPhone 17 Pro Max vs iPhone 16 Pro Max
作为顶配机型,iPhone 17 Pro Max的机模与16 Pro Max外观变化不大,6.9英寸大屏得以保留,但电池容量据传将突破5000mAh,成为真正的“续航怪兽”。
在编辑部的对比测试中(仅凭手感与尺寸估算),Pro Max的重量控制依然出色,尽管厚度可能稍有增加,但握持感未明显变差。
我们拿到的iPhone 17 Pro Max同样保留了SIM卡槽,除了后摄模组有所区别,看不出太多升级点。
机身底部区别不大,iPhone 16 Pro Max的扬声器有些许不同。
总的来说,iPhone 17 Pro Max的定位也很清晰,对于重度用户而言,TA仍是2025年最值得等待的iPhone。
结语
从标准版的高刷屏普及,到Air版本5.6mm超薄设计,再到Pro系列为性能释放而“增厚”的机身与传闻中的VC均热板,苹果似乎在用产品线的分化,回应着不同用户的需求。
虽然机模无法告诉我们A19芯片的真实性能,但它已经展现出一个信号:2025年的iPhone 17系列,可能不再仅仅是常规迭代。这次苹果还将给我们带来怎样的惊喜?还有没有果粉们期待的“One More Thing”?9月10日凌晨1点的发布会,我们不见不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