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新款iPhone发布时,唱衰新机的吐槽声音几乎成了固定节目,可嘴上骂归骂,身体却很诚实:iPhone 17系列开售一分钟销量就超过了去年全天,KOL爆料Pro系列预售同比增长三倍左右,一边骂一边买,苹果到底是怎么做到一边被全网群嘲“没新意”,一边稳稳收获一大批频繁换机的忠实用户的?
够用比最强更重要
很多用户说苹果没创新,但苹果早就过了靠“革命性功能”打天下的阶段,拥有如此庞大规模的用户基数,只搞能用、够用、好用的升级就已足够。
就以这次卖爆的iPhone 17标准版为例,除了惯例的芯片、影像升级,最大的升级无非就是屏幕支持120Hz屏幕刷新率,内存从128GB拓展至256GB起步——这些升级放在如今的手机市场早就是旗舰机甚至中端机的标配,但放在iPhone上就是能大幅提升销量,这种“比旧手机快一点、好用一点”正是果粉们的甜点区。
正因如此,苹果对一些行业创新技术的迭代也就没那么“上心”,等技术成熟、供应链稳定、成本可控,再悄悄塞进下一代iPhone。用户不用当小白鼠,买的就是成熟方案,这种稳定,买了没错的体验也给不少果粉带来了“安全感”,每年买它准没错。
值得一提的是,苹果一般会给每款iPhone提供5到7年的大版本iOS系统更新。比如2015年的iPhone 6s,一直到2022年还能升级到iOS 15,这意味着哪怕你买的是三四年前的二手iPhone,只要硬件没坏,系统照样能升到最新,安全补丁、新功能一个不少。
苹果生态的“沉没成本”
很多人以为买新iPhone是因为iOS流畅,其实更可能你已经在苹果生态里投了太多“沉没成本”。
你的iCloud照片库有500G回忆,你的苹果全家桶配iPhone更方便,你的AirPods开了盖自动弹窗,你的Mac能隔空投送,你的Apple Pay绑定了公交卡和信用卡……这些体验,一旦换到安卓,除了OPPO、小米一直在做的生态互联,全得重头再来。数据迁移?广告轰炸?权限混乱?想想就头皮发麻。
换句话说,苹果把高素质的硬件、软件、服务拧成一股绳,让你换机成本高到离谱,嫌换安卓麻烦的用户也不在少数。
iPhone已经成为默认选项
十几代产品过来,iPhone在很多人心里依然是“高端手机”的代名词。身边朋友、亲属想买个好用的手机,估计不少人都会推荐新款iPhone,预算够就买新款Pro、Pro Max,预算少点就买两三年前的标准版,总有一款适合你。
还有一点,买iPhone它不背刺你。不管你是首发当天抢购,还是等了几个月才入手,都不用担心转眼就跌成电子垃圾。苹果的产品定价和二手市场走势一向稳得住,发布半年掉一点,一年后趋于平稳。再加上有不少用户买了Apple Care+,就更是“不换白不换”了。
说到底,用户骂苹果“没创新”,很多时候骂的是一种“期待落空”的情绪。每年发布会前,大家总幻想苹果能掏出颠覆性黑科技,结果往往还是“熟悉的配方,熟悉的味道”。失望之余,吐槽两句很正常。
但真到了掏钱换机的时候,iPhone的“稳定”反而成了最大优势——它可能不会给你惊喜,但绝不会让你糟心。 新机的续航、性能、拍照、手感、生态兼容性……每一项升级都不惊天动地,但组合起来,就是“值得换”的理由。
你会买iPhone 17系列吗?欢迎评论区聊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