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牛涂上斑马条纹 研究能不能骗过蚊虫!日本科学家获搞笑诺贝尔奖
今年的搞笑诺贝尔奖结果新鲜出炉了,9月18日,在波士顿大学举行了颁奖典礼。
搞笑诺贝尔奖,有点像是“恶搞版”的科研比赛,评判标准和其他科研不同,它的宗旨是“表彰那些让人发笑但又会引发思考”的研究。
每一届的获奖成果都让人忍俊不禁,今年也不例外。
今年的生物学获得者来自日本,算上这一次获奖,日本的科学家已经连续19年获得搞笑诺贝尔奖了(脑洞不是一般得大)。
研究团队的负责人是小岛知树(Tomoki Kojima),他们进行了一项古怪的实验,将颜料涂在牛身上,模拟出斑马的条纹,目的是研究这种条纹防蚊虫的效果。
“穿上”条纹就能防蚊虫?听起来有点不靠谱,但最终的成果很意外。
研究人员表示,对养牛户来说,吸血蝇是非常棘手的问题,在美国,每年造成的经济损失超过22亿美元。
平常,大多数养牛户会使用杀虫剂来防蚊,这一次研究,就是希望能找到更环保的方式来替代化学杀虫剂。
马蝇的飞行轨迹
用条纹来防蚊虫,最成功的案例就是斑马,早期很多研究都认为,斑马条纹状的皮毛能有效防止蚊虫叮咬。
受到这些研究的启发,研究人员就萌生了一个大胆的想法:在牛身上涂上斑马一样的条纹,是不是也能骗过那些小飞虫?
此次研究的实验对象是日本黑牛,研究的结果是:涂了斑马条纹的牛,被蚊虫叮咬的次数减少了50%。
为了确保不是颜料的气味赶走蚊虫,作为对比,研究人员还给牛涂上黑色的条纹,结果证明起效的就是白色条纹。
目前,日本爱知县和山形县已将该成果应用在农业中,作为示范基地,他们正在着手给牛儿们画上“斑马纹”。
唯一不足的是,牛身上的颜料不长久,几天就会消失,所以需要开发一种效果更持久但环保的涂料。
人画上斑马纹,也能防蚊虫吗?
一直以来,科学家都认为斑马的条纹,是大自然最完美的创作之一。从19世纪开始,科学家们对斑马纹功能的讨论就没有停止过。
他们认为斑马纹可以让斑马融入周围环境隐蔽自己,混淆捕食者让对方看不到自身的轮廓,调节体温、作为警戒色等多种功能,其中最被人认可的就是防蚊虫的作用。
多项研究都证明了这一点,现实中,也确实发现斑马很少成为这些昆虫的目标,至于为什么会这样,尚不清楚。
比较靠谱的说法是,认为条纹会影响一些吸血飞虫的运动感知能力,导致它们靠近动物时没有减速,要么直接飞过条纹区域,要么直接撞上去,总之就是无法成功降落在动物身上,自然也就无法吸到血。
将条纹运用到其他动物身上,日本科学家不是第一个。
2019年,英国科学家就发现只要给马批上条纹的“外套”,就能减少欧洲虻的叮咬。
同一年,科学家还给“人”也进行了类似的实验。
他们准备了3种塑料模特,分别是深色皮肤、白色皮肤和深棕色带有白色条纹的皮肤,并在模特上涂上胶水。
结果发现条纹模特身上粘的马蝇数量最少,其次是皮肤较白的模特,然后是肤色较深的模特。
说明,在身体上涂上条纹,也有同样的防虫功效。
最后
再次回到2025年的搞笑诺贝尔奖,总共有10个项目获奖,每一个的研究方向,都是那么出其不意。
最出圈的,就是开头提到的“斑马牛”,其次印象最深刻的就是研究特定种类蜥蜴最喜欢吃什么口味的披萨。
当一群科学家聚在一起讨论蜥蜴吃披萨,画面想想就搞笑,最后还非常严肃地写了一篇论文,论证蜥蜴最爱吃四季奶酪披萨。
还有一个也很有意思,威廉·比恩用35年的时间,每天记录和分析自己一根指甲的生长速度。
看似无厘头的行为,但他确实在过程中发现了指甲的生长规律,这毅力一般人做不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