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生物世界 美国发现罕见“混血鸟” 打破700万年隔离 两种鸟因气候跨种繁殖

美国发现罕见“混血鸟” 打破700万年隔离 两种鸟因气候跨种繁殖

美国发现罕见“混血鸟” 打破700万年隔离 两种鸟因气候跨种繁殖 从科学角度出发,不同物种之间是存在生殖隔离的。正常来说,自然情况下,不同物种不会配对相爱,更不可能产生后代。 然而…

美国发现罕见“混血鸟” 打破700万年隔离 两种鸟因气候跨种繁殖

从科学角度出发,不同物种之间是存在生殖隔离的。正常来说,自然情况下,不同物种不会配对相爱,更不可能产生后代。

然而,因为多种因素的影响,这种不可能正在慢慢打破。

9月10日,美国德克萨斯州的科学家在《生态与进化》杂志上发表了一项研究,证实在野外发现了首只蓝松鸦和绿松鸦的杂交后代。

开头的这张照片就是一家三口,左边是蓝松鸦爸爸,右边是绿松鸦妈妈,中间是它们的儿子,兼具两种鸟的显著特征。

蓝松鸦(Cyanocitta cristata)和绿松鸦(Cyanocorax yncas)都属于鸦科,但是不同属,是两种不同物种的鸟。

虽然名字看着有点相似,但亲缘关系比较远,它们的进化谱系大约在700万年前就分开了。

如今两鸟打破“世俗”好上了,还产下了后代,背后的原因竟一点不让人意外。

美国发现罕见“混血鸟” 打破700万年隔离 两种鸟因气候跨种繁殖

首个野外自然繁育的杂交后代

2023年,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下,负责此次科研的斯托克斯通过社交媒体发现了这只罕见的杂交松鸦,出于好奇,他联系了发布照片的人。

据斯托克斯介绍,发布照片的人是一位热心公民科学家,非常喜欢观鸟,这只杂交松鸦是在她家后院拍摄到的,它经常光顾这里。

随后,这位公民科学家便邀约斯托克斯到家里近距离观看它。用了2天的时间,斯托克斯才用雾网陷阱抓住它。

近距离观察后斯托克斯发现,这只鸟面部斑纹和腹部颜色像绿松鸦,背部羽毛颜色则和蓝松鸦更接近,它能发出两种鸟的叫声,但口音都有点不地道。

美国发现罕见“混血鸟” 打破700万年隔离 两种鸟因气候跨种繁殖

事实上,早在20世纪70年代,科学家在人工饲养环境下也培育过一只蓝绿松鸦杂交个体,这只鸟死后被做成标本收藏在博物馆中。

斯托克斯发现,这只鸟和博物馆里收藏那只外形很相似,猜测新发现的这只鸟也是一只杂交松鸦。

然而,仅从外观,无法判断其基因类型。

最后斯托克斯还给这只鸟采集了血样,进行化验,同时还在脚上套上一个环,方便日后识别。

经过血液分析后,最终表明,这只鸟确实是雌性绿松鸦和雄性蓝松鸦的后代,是首个在野外自然情况下发现的个体。

美国发现罕见“混血鸟” 打破700万年隔离 两种鸟因气候跨种繁殖

是什么原因,促使不同物种进行繁殖呢?

关于这一点,斯托克斯认为主要原因是气候变化。

曾经这两种鸟在地理上是隔离的,绿松鸦曾生活在墨西哥、中美洲和德克萨斯州南部温暖的热带地区,而蓝松鸦则遍布美国东部大部分地区,最西至休斯顿。

过去的几十年里,由于气温不断升高,改变了它们的活动版图。

绿松鸦的活动范围逐渐向北扩展,蓝松鸦则向西延伸,最终,这两个物种在德克萨斯州圣安东尼奥的部分地区共存。

值得一提的是,在同一地区共同生活的基础上,这两种鸟还需要互相不排斥,且各方面要合拍,才有可能配对成功,并完成繁殖。

美国发现罕见“混血鸟” 打破700万年隔离 两种鸟因气候跨种繁殖

最后

斯托克斯还表示,杂交松鸦在野外出现的概率,可能比我们想象得要多。

一方面是因为过去它们在地理上是隔离的,没有“尝试相处”的机会,现在机会来了;另一方面是因为即使两个不同物种能产生后代,人们也不一定能在野外发现。

近几年,关于不同物种繁衍后代的案例,新闻报道有很多。

同样因为气候原因而诞生的新物种,灰北极熊就是其一,它是北极熊和灰熊的后代。

在马来西亚婆罗洲,科学家也发现过一只长鼻猴和银叶猴的后代,这只“跨属杂交”的后代更是罕见。

它不仅活到了成年,还是可育个体,发现它时,它已经孕育了自己的后代。

这意味着,将来,我们可能见到更多“似曾相识但又叫不上来名字”的新物种。

AD 麦享生活

网购比价查优惠券就用麦享生活
领打车|外卖红包|美团|抖音团购也用麦享生活
各大应用商店均可搜索安装【麦享生活APP】

文章来源【快科技】,转载请注明出处,本文链接 : https://www.bltcool.com/55702.html
上一篇
下一篇

为您推荐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