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选购固态硬盘时,我们常会听到“有缓存”和“无缓存”两种方案。
传统认知中,有缓存固态硬盘性能更好,但价格更高;无缓存固态硬盘价格亲民,但性能可能打折扣。不过随着HMB技术的出现,这个格局被彻底打破,无缓存固态硬盘也能提升性能,给用户提供了更好的体验。
要理解HMB的价值,首先需要了解固态硬盘中“缓存”的两个不同概念。一种是DRAM缓存,用于存放FTL(闪存转换层)映射表;另一种是SLC Cache,通过将TLC或QLC闪存模拟为高速SLC闪存来提升写入性能。
DRAM缓存如同固态硬盘的导航系统,帮助主控快速定位数据存储位置。没有它,主控就需要频繁访问速度较慢的NAND闪存来查表,导致延迟增加和性能下降。
传统无缓存固态硬盘将所有映射表存储在NAND闪存中,导致性能受限。HMB全称为Host Memory Buffer,意为主机内存缓冲区,也就是通过PCIe通道借用一部分系统内存作为缓存使用,让无缓存固态硬盘也能拥有类似有缓存硬盘的性能表现。固态硬盘占用内存的大小一般为64MB,所以不用担心影响内存的容量。
每次开机时,固态硬盘会向系统申请一部分内存空间来存储FTL映射表,当主控需要查找数据时,直接通过高速PCIe通道从系统内存中获取信息,这种机制大幅减少了访问延迟,特别是在小文件随机读写场景下,性能提升尤为明显。
对比HMB和无缓存方案,有缓存固态硬盘在绝对性能上仍占优势。板载DRAM缓存可以提供更稳定的性能表现,尤其在高负载应用场景下更为明显。
在实际使用中,大多数普通用户很难察觉HMB和有缓存固态硬盘之间的差异。除非进行大规模文件传输或运行专业级应用,否则HMB方案已能满足绝大多数需求。可以说,HMB方案平衡了固态硬盘的性能与成本。
不过HMB的局限性在于,经过USB桥接的固态硬盘(如移动固态硬盘)通常无法使用HMB技术。
另外还值得警惕的是,数据非常重要的场景不建议用HMB固态,比如微软今年8月发布的KB5063878更新就导致了少部分HMB固态数据丢失,且无法找回,这样的损失是非常严重的,有这样担心的玩家建议不要随意进行系统更新。
对于大多数普通用户和游戏玩家来说,HMB固态硬盘是性价比最高的选择。日常使用、办公应用和游戏加载对固态硬盘的性能要求并不极端,HMB方案足以胜任,玩家可以享受到更低价格下的大容量和高速性能。另外,轻薄本用户也建议使用HMB固态硬盘,没有缓存意味着功耗和发热量更少,对于笔记本来说显然更加友好。
对于内容创作者和专业用户,如果经常进行大规模文件传输或运行高性能应用,有缓存固态硬盘则更为适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