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智能手机行业还在陷入“参数堆砌、价格战、再堆砌”的循环,当多数厂商仍将“对标iPhone”视为终极目标时,荣耀在10月15日,以“开新局,见未来”为主题的荣耀Magic8系列暨MagicOS 10发布会上,抛出了一个更具颠覆性的命题:
终端的本质不是硬件的拼接,而是为人释放潜能。自荣耀发布阿尔法战略以来,从荣耀Magic8系列搭载自进化AI智能体,构建无界智联的开放生态,到探索未来手机新形态“ROBOT PHONE”。荣耀正在用一套完整的“端侧AI+生态开放+形态创新”逻辑,打破全球终端产业的路径依赖,重构全球终端AI的“中国叙事”。
破局传统,荣耀Magic8系列如何让手机“活”起来?
在发布会上荣耀CEO李健表示:“荣耀Magic8系列,不是又一台更强的手机,而是一台活着的AI手机?”它搭载的“自进化智能体”,为手机注入灵魂。让AI不再是被圈养的宠物,对真实世界一无所知。而是自主进化的伙伴,像生命体一样自我观察、自我反思、自我迭代。这个看似抽象的定义,背后其实是对传统手机“出厂即终点”体验的彻底否定。
当行业还在强调“首发某芯片”“某参数领先”时,荣耀已经通过端侧AI技术,让手机拥有了持续成长的AI自进化能力。
这种“生命力”首先来自底层技术突破。荣耀与高通联合研发的端侧低bit量化技术,实现模型存储减少30%、推理速度提升25%、功耗降低25%;新一代向量化检索技术将检索性能提升400%。这些技术转化为“毫秒级图像风格迁移”“一句话取消自动续费”等体验,端侧处理无需依赖云端,同时荣耀产品线总裁方飞强调:“用户的核心隐私数据,绝对不能离开终端”,可以看出来荣耀以用户隐私安全为第一原则。
更关键的是AI自进化能力,荣耀MagicOS总裁孙建发表示:“YOYO的自进化机制,主要是通过强化学习机制去实现的。它就像生命体一样,从零开始,通过不断强化学习和自我博弈在它不熟悉的领域不断地进行探索、试错、学习和总结,从而形成一个持续进化的决策模型。”因此可以从“21点新手”进化为44%胜率的玩家,实现从“工具”变成“成长型伙伴”。YOYO智能体基于魔法大模型3.0,从7月支持200个场景,到10月跃升至3000个场景覆盖,这远超行业水平。另外,搭载全新YOYO智能体的荣耀Magic8系列,更首款获得中国信通院的“L3卓越级”认证的产品,成功印证了这个“自进化YOYO”的先进性。
荣耀对于生态构建同样重视,荣耀Magic8系列的突破还在于打破了“生态孤岛”。传统智联往往局限于“同一品牌、同一Wi-Fi”,而荣耀通过“苹果搭子”“全场景搭子”构建了无界协同,用户可将手机拍摄的素材直接拖拽至MacBook,与iPhone同步验证码,甚至远程调取家用电脑的文件投放到朋友家的电视。这种跨品牌、跨空间的服务流转,恰好击中了“双机党”“多设备用户”的核心痛点。
荣耀“以人为本”的理念在用户共创方面得到了深刻体现。荣耀CEO李健表示“最伟大的自进化,是与用户共同完成”。通过“YOYO许愿池”计划,用户提出需求,能直接传递至产品核心团队,配合“MagicOS月月焕新计划”,优质建议可通过月度OTA快速落地。这种厂商与用户共同定义产品的模式,彻底改变了传统手机单向输出的逻辑,当用户发现自己的想法能让手机“进化”,人与设备的情感连接便自然建立。
形态革命,ROBOT PHONE打开终端的终极想象
如果说荣耀Magic8系列是“自进化AI手机”是荣耀在AI时代重要起点,那么发布会上预告的“ROBOT PHONE”,则是荣耀对“终端未来形态”的一次大胆探索。这款融合AI手机、机器人与高清摄像机能力的新物种,不再将“手机”局限于“手持矩形设备”的认知,而是指向“具备环境感知与自主执行能力”的智能体——这背后,是荣耀对“终端本质”的再思考。
荣耀CEO李健在媒体群访中提到的“灵魂马车”哲学,恰是ROBOT PHONE的设计内核,将“对人的关爱”“释放潜能、激发智慧”“传递快乐”融入技术创新。具体来看,它的突破体现在三个维度:拥有AI手机的“超强大脑”让其能洞悉用户需求,具备机器人的“超强行动力”可完成自主任务,能够像高清摄像机的“捕捉能力”可留存生活细节。这种“三位一体”的形态,不是硬件的简单叠加,而是对“人机关系”的重构,未来的终端不再是“被动响应指令”,而是“主动理解场景、辅助决策”。
荣耀从iPhone,到AiPhone,到ROBOT PHONE这种创新并非空中楼阁。而是在端侧AI领域的技术积累,为ROBOT PHONE奠定了基础:行业最强的端侧VLM大模型MagicVL,能实现“YOYO看见”的精准意图理解;开源的VLA大模型MagicGUI,则赋予其自动化执行能力;加上系统级MCP架构打通的4000+生态智能体,ROBOT PHONE可调用的资源已覆盖衣食住行购全场景。正如荣耀CEO李健所言:“荣耀Magic8系列是ROBOT PHONE的前身,而ROBOT PHONE是未来版的荣耀Magic8系列”,这种循序渐进的创新路径,避免了“概念先行、落地滞后”的行业通病。
更具行业意义的是,ROBOT PHONE为全球终端产业提供了“第三选择”。长期以来,终端形态演进要么遵循“苹果范式”,要么陷入“安卓阵营的参数内卷”,而荣耀通过“端侧AI为核心+开放生态+可变形态”的组合,开辟了新赛道。
话语权构建,从技术突破沉淀“中国叙事”
荣耀对全球终端 AI 话语权的掌控,并非仅靠单一产品,而是一套 “战略+技术+生态+资金”的组合拳。荣耀阿尔法战略明确的“从智慧手机到智慧生态再到智慧世界”路径,为其划定了清晰的演进方向;五年100亿美元的研发投入、全球布局的研发中心,则为技术迭代提供了保障;而开放的生态逻辑,让这套中国方案具备了全球适配性。
在AI技术层面,荣耀构建了难以复制的“护城河”。其8大行业领先能力打造最强YOYO智能体,覆盖了大模型、架构、支持场景、生态等核心方面。这些技术的共同特点是“以人为本”,这种用户可感知到的技术体验,比单纯的“技术领先”更具说服力。因此,也强势沉淀出了“中国叙事”的输出,而通过“端侧AI +开放生态+用户共创”的组合,提出了隐私安全、低延迟、普惠化的 AI 发展理念,恰好契合全球用户对AI的核心诉求。
结语:AI的“荣耀时刻”,才刚刚开始
从阿尔法战略发布,到荣耀Magic8系列让手机“活”起来,到ROBOT PHONE打开形态想象,荣耀正在用实际行动证明:AI时代的终端竞争,应是对用户需求的理解深度与对行业方向的把控能力的较量。当多数厂商还在纠结“如何对标”时,荣耀已经跳出循环,思考如何为用户创造真正的价值。这种思维的差异,或许才是其能执掌全球终端AI话语权的核心原因。
对于整个行业而言,荣耀的探索提供了一个重要启示。技术创新的终极目标不是领先参数,而是为人服务;行业规则的制定,不应只靠路径依赖,而应基于用户需求重构。从这个角度看,荣耀的开新局,不仅是企业自身的升级,更是推动全球终端产业迈向高质量发展的一次尝试。随着ROBOT PHONE的逐步落地,以及AI生态的持续扩张,荣耀在终端AI领域的“中国叙事”还将不断丰富。而这场由中国企业引领的终端革命,才刚刚拉开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