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移世易,曾经最能赚的豪车品牌保时捷,披露了上市之后最“艰难”的一份财报:
公司前三季度营业利润缩水99%,核心的汽车板块业务已经亏损2.28亿欧元(约18.9亿元)。
第三季度营业亏损9.66亿欧元,折合人民币约80亿;单季税后净亏损6亿欧元(约49.7亿元)。
CFO在财报电话会上承认,公司业绩的确已进入“至暗时刻”。
但让人惊讶的是,保时捷破釜沉舟之时,走出的第一步却是:
卖得最好的油车Macan,半年后停产。
“谷底”保时捷,单季营业亏损80亿元
在更早披露的销量数据中,已经有保时捷业绩承压的预兆:
今年前三季度,保时捷全球交付了21.25万辆,同比下滑了6%。不过,纯电车型占比已从去年的7.3%大涨到了23.1%。
市场结构上,最大单一市场北美前三季度销量为6.45万辆,同比增长5%。
而中国、德国,以及德国外的欧洲其他地区,都出现了明显下滑。中国市场降幅最大,前三季度销量为32,195辆,已同比下滑26%。

折射到保时捷最新披露的财报中:
公司前三季度的营收为268.64亿欧元(约2223.35亿元),同比也下降约6%,和销量的降幅保持一致。
其中,汽车销售收入为238.3亿欧元(约1972.24亿元),同比下降8%,约占公司总收入的88.71%。
第三季度营收为87亿欧元(约720亿元),同比下降4.40%,环比下降6.37%。

但在利润层面,保时捷的压力被明显放大。
今年1~9月,公司营业利润从去年同期的40.35亿欧元(约333.95亿元)暴跌到仅0.4亿欧元(约3.31亿元),同比暴跌99%。
且单单是第三季度,保时捷就已营业亏损9.66亿欧元,折合人民币亏损约80亿元,相当于日亏8696万元。

卖车的核心业务没赚到钱,反而营业亏损2.28亿欧元(约18.87亿元),而去年同期营业利润为37.71亿欧元(约312亿元)。
营业利润率降到0.2%,也远低于上年同期的14.1%。
前三季度的税后净利润也同比暴跌95.9%,降到了1.14亿欧元(约9.43亿元);第三季度税后净亏损6亿欧元(约49.7亿元)。
好在汽车业务的现金流有所提高,从12.35亿欧元略涨到13.4亿欧元,现金流利润率也从4.8%升到5.6%。

△图源:保时捷官网(以下汽车图片均来自保时捷官网)这份财报的表现,让保时捷进一步拉低了全年的业绩目标预期:
原本预计今年总营收39~40亿欧元(约323~331亿元)、利润率10~12%,现在下调到营收37~38亿欧元(约306~314.5亿元)、利润率0~2%。
汽车板块的利润率和现金流目标也相应调低,但公司仍希望纯电动车占比能保持在20~22%。
截至发稿前,保时捷股价为47.16欧元(约390元),相较2022年的上市发行价82.5欧元(约682.8元)相比,下滑了近58%。

保时捷CFO约亨·布雷克纳(Jochen Breckner)在财报电话会里承认,预计2025年将是保时捷的业绩低谷。
不过,他表示,公司已进一步明确了战略方向,现在正坚定地落实各项清晰决策——从2026年起,公司将迎来显著改善。
曾经豪车里的现金奶牛,怎么走到了如今这一步?
保时捷怎么了?
在财报中,保时捷总结了几点今年业绩承压、利润连续下跌的原因:
首先是公司内部战略调整,由此产生了特殊费用。
这是利润下滑主要的原因,涉及产品策略和电池业务两大方向的调整。
产品策略方面,因电动车普及速度慢于预期,保时捷在上个月宣布对电动汽车战略进行重大调整——
决定放缓电动化进程,未来将推出更多燃油、插混车型;并且要和大众集团合作,重新设计2030年电动车新平台。

这部分变动产生了约17亿欧元(约141亿元)的额外支出,直接大幅侵蚀营业利润。
电池业务方面,保时捷收购了德国电池制造商VARTA旗下的电池公司V4Smart,这一调整也产生约4亿欧元(约33亿元)额外支出。
其次,保时捷的利润还受到了外部市场冲击,主要指的是中国和美国两大市场。
中国作为重要市场,豪华车市场竞争加剧、对其消费需求疲软,并且公司也在为了“保价值”而选择控制销量,前三季度交付暴跌25.6%,也进一步拉低了整体营收。
美国市场则是受到加征关税的冲击,直接增加了成本。叠加库存重新估值、售后备件准备金增加,给公司造成共超5亿欧元(约41亿元)的利润损失。

为了及时止损,重新挽回利润,保时捷正在进行全面自救:
外界最先感知到的降本措施是人事调整。
今年年初,保时捷宣布到2029年之前,裁员1900人;最近,保时捷进一步表示会在今年年内,裁减2000个临时岗位,目前还在磋商阶段。
就在发布财报几天前,保时捷还宣布换掉了公司的十年CEO奥博穆,不再希望看到这位“双重CEO”分心。

为了应对美国市场的关税压力,保时捷决定在未来几个月内上调美国市场的售价。
而针对转型带来的压力,保时捷做出的最新决策是停产三款车型,包括燃油版Macan、718 Boxster和Cayman。
要知道,Macan可是保时捷卖得最好的车系,前三季度卖出6.48万辆,几乎贡献了总销量的三成,同比还增长了17.8%。
据保时捷CFO透露,718 Boxster和Cayman,现在正在生产最后几辆车,而燃油版Macan预计会在2026年中期停产,部分市场可能会根据库存情况延续到2027年。
没错,Macan将进行换代,第二代Macan将提供汽油、插混两种动力,基于全新奥迪Q5打造,和现款的纯电Macan一同销售。

还有一项转变值得注意,来自保时捷的电池业务。和对外投资收购几乎同步的是,保时捷终止了电池自产计划。
从2023年被曝研发新型固态电池以来,这家公司宣称有信心在几年内将电池应用于电动汽车上,续航里程增加到1300公里。
但现实却是研发进展一直不顺,对外部供应商依然有很强的依赖,然而供应商也并没有给保时捷提供完美的保障。
2022年9月,苏州曾发生过一起保时捷Taycan碰撞护栏后,引发大火的事故。
此后的三年间,保时捷曾在2023年10月、2024年5月和2024年11月,三次召回Taycan车辆,理由都与电池有关。
然而让保时捷头痛的是,就在这几天,由电池引发的事故再次上演。
祸不单行,纯电Taycan自燃
10月24日晚,西安一辆保时捷Taycan在行驶过程中突发自燃,车身烧成了空架,所幸车主迅速刹停离车,没有造成人员伤亡。
保时捷官方初步确认,车辆没有发生碰撞,起火原因还需等待专业鉴定。
据介绍,这款车搭载的是韩国LG公司的化学三元锂电池,电池包位于底盘,国内在售的有89kWh和105kWh两种容量。

微信扫一扫打赏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