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上网冲浪的过程中,脖子哥看到了这么一个怪东西。
绿牌还会褪色?

原本饱和度拉爆的荧光绿,“褪色” 之后离远了看简直就跟纯白的一样。
我滴龟龟,这不就是我们日思夜想的欧盟车牌吗?
同事德国出差带回来的纪念品。

这褪色车牌装新能源车上颜值直接拉高了一个等级,羡慕的大伙直接奔走相告,热度最高的一条视频有着 9000 多点赞,3000 多条评论,是真火了。

可当咱们再仔细一看,这种牌照的褪色痕迹怪怪的,非常规则,甚至黑色的字体也有新的油漆印子,明显不是自然褪色,是 DIY 出来的。

但是,在违法和颜值之间,大伙不约而同地选择了装聋作哑,评论区依旧在讨论该如何实现褪色的效果。
高强度紫外线灯、清洗剂啥法子都有,誓要将那该死的绿色除去。

而随着还愿的人越来越多,甚至有部分商家开始打着车牌 “美化”、“定制” 的旗号加入进来。
眼看情况不对,一些地方媒体开始拿着法规出来劝诫大伙,这么做是违法行为,别干了哈。
但车主直接现身说法,我都在路上开半年了,不也没被抓嘛。

目前官媒和交管部门也没发声,所以,现在就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的情况。
Em... 脖子哥也有台白色的 ET5 T,要是真能这么干,那可太好看了。
所以,这两天我和几位全国各地的交警聊了聊,看看这到底是怎么个事。
首先,无论是南方还是北方,交警都没遇到过这种情况,甚至没想过大伙会这么做。
因为从原理上来说,牌照其实很好弄褪色。
参观过制牌过程的小莫和我们说,以前蓝色牌照就是烤上两层漆,底漆是白色的,表漆是蓝色的。

当大伙要上牌的时候,放进机子里像活字印刷术一样一压,字样凸出来后再加热擦除表漆,就是我们现在看到的牌照。
全自动擦除机

而新能源牌照工艺复杂点,但理解起来更加简单,厂家先上好渐变色,然后同样的轧上字,最后在上面转印一下就搞定了。

所以真的要除色,怎么擦油漆就怎么擦车牌。
当然,也有自然褪色的情况。
比如西北那边的沙尘暴,就有可能给车牌自动抛光。

但这都是极端情况,毕竟车牌也是有国标的。
根据公安部国标 GA 36-2018,车牌会在老化箱里模拟 4 年的暴晒,还有承受 7 小时 60℃ 的高温测试、用柴油、汽油、SAE 40 润滑油、盐水模拟腐蚀。
所以一般来说,车子跑个十年八年的,车牌都不会有事。
真褪色了,只可能是某个批次的车牌质量不过关。
比如小莫他们隔壁的河北,就曾经出现过一批蓝牌褪色的情况,那批油漆的耐磨性能和耐温性能可能是不达标的。
总之,以前蓝牌还凑合,大伙基本都不会动这歪脑筋,大多都是洗车店用了啥刺激性药水把牌给擦了。

那现在褪色绿牌这情况咋办呢?
脖子哥总结下来就是大伙别给蜀黍们添堵了。。。
毫无疑问,各位交警都给这个行为定了性,严格来说肯定算遮挡号牌的,真被严打的话就和 9 分说再见吧。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九十条、九十五条以及《道路交通安全违法行为记分管理办法》第九条规定,故意遮挡、污损机动车号牌的行为,处警告或者 20 元以上 200 元以下罚款、驾驶证记9分的处罚。
毕竟这样更改牌照确实影响到了辨识度。
首先,咱们国内并不是没有白牌,但那一般是给政法部门、武警部队、军队用的,具有特别的标识意义。
褪色绿牌虽然没有红色字体,但离远了看还真不好说。

不过这不多见,也是小事。
更重要的是,改牌照的人多了,会增加他们的执法难度,容易被不法分子利用。
大伙确实爱美,只搞颜色不会去变动字体,但小莫跟我们说了一个案例。
曾经有个冀牌肇事逃逸的家伙,车牌全白的,老式的低清晰度摄像头根本拍不到。他们只能通过其他的侦察方式锁定车辆,加大了侦察难度。
都改车牌了,字体有没有变没人说得准。

高速交警马哥也表达了同样的意思,虽然现在公安系统最新的图片识别技术很厉害,不挂牌照都能找到嫌疑人。
但是全国那么多地方,系统更新总得有个过程,这么修改牌照,老系统识别不了还得他们人工审核,多少有点浪费警力。
有时间查这个,不如让他们多点时间放在排查失驾(酒醉驾、被吊销驾照)人员以及超载上,这些才是真正对社会有危害的地方(危险驾驶罪是我国数量最多的罪)。

湖南交警大常则是给我们做了一番假设,大伙代入一下就懂了。
他们路上巡逻的时候,车牌一般都是蓝的绿的,白色在里面其实挺明显的。
于是,出于职业素养给拦下来查查证件吧,你是不是得 “逢场作戏” 狡辩一番。
真罚你你又不乐意,口头教育+看个 12123 视频你又嫌麻烦。
大伙都挺忙的,何必呢,是吧。

当然,交警们也明白大伙对绿牌的看法,交管部门也做出过相关的探索。
比如之前推广过的 “电子车牌”,借助卡里的定位芯片,直接实现车联网,车速、牌照、车架号、年检等信息一应俱全,往挡风玻璃上一贴,牌照都不用了。

但是联网有利也有弊,黑客要真破解了那就一锅端了。
所以,最后这玩意缩成了现在 12123 APP 上电子驾照、车牌登记等功能。
不过,现在大伙对修改绿牌的呼声那么大,今年雷军的建议也冲上了热搜,不少官媒也进行了报道,未来确实有修改的机会。
但也正如我们以前文章所说的(绿牌传送门),更换牌照是一个系统性工程,已经投入的牌照模具、油漆物料,交管部门的识别设备都要进行适配,当初绿牌的过渡期可是整整用了三年。
在算清楚这笔账之前,这绿牌估计还得用一会了。
唉,谁叫当时征求意见的时候这玩意得票最高呢?

微信扫一扫打赏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