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科普知识 外出上厕所 你会选择坐便还是蹲便

外出上厕所 你会选择坐便还是蹲便

今天(11 月 19 日)是世界厕所日。在公共厕所界,有着两大流派——马桶派和蹲坑派。 他们分别有自己最喜爱的上厕所“装备”,马桶和蹲便器。如果遇不上自己“钟爱”的装备,他们会很不…

今天(11 月 19 日)是世界厕所日。在公共厕所界,有着两大流派——马桶派和蹲坑派。

他们分别有自己最喜爱的上厕所“装备”,马桶和蹲便器。如果遇不上自己“钟爱”的装备,他们会很不适应。

特别是当蹲坑派遇上马桶的时候,往往要花一番功夫给自己做心理建设,总觉得坐在马桶上不如蹲着卫生。

那么坐便真的不如蹲便卫生吗?今天我们就来对比一下(友情提示,本文涉及屎尿等重口味内容,建议不要在吃饭时阅读)。

马桶不敢坐、蹲坑又嫌累,卫生间里的“世纪难题”

1、马桶的缺点

“蹲坑派”的人不喜欢使用公共厕所的马桶,很大一部分原因是觉得公共厕所的马桶圈不卫生。

毕竟坐在马桶上,屁股和大腿上很大一片的皮肤要跟马桶圈“亲密接触”。而公共厕所的马桶圈每天会被许多人“光顾”,跟这样的马桶圈亲密接触,从心理上来说会让人感觉不太舒服。

而且很多人也会担心,这样的亲密接触可能会传染某些疾病,特别是淋病、梅毒之类人们常说的性传播疾病。

还有,绝大部分的马桶里都有水,当便便落水的时候很容易溅起水花,这些飞溅的水花和“菊部”亲密接触的一瞬间,也会让人觉得“我不干净了”。

相比之下,蹲坑就没有这样的困扰了。毕竟在用蹲便器的时候不需要跟蹲便器“亲密接触”,而且绝大部分的蹲便器里没有水,也不用考虑“压水花”的问题。

再加上蹲着拉会让人更容易体验到“一泻千里”的感觉,这就让很多人站到了“蹲坑派”一边。

2、蹲便的缺点

但蹲坑派也不是完美无缺。比如经常窜稀的小伙伴肯定都知道“窜稀容易控场难”。

一般来说,蹲便器的封闭性比较差,我们很难确保所有的便便都乖乖地落入坑位,难免会有一些溅射到坑位周围的地面上。如果没有人及时清理,坑位就会显得无比肮脏。

在这种情况下,马桶的好处就显而易见了,它是一个相对封闭的环境,便便不会跑得到处都是。

另外,蹲坑蹲久了会腿麻,站起来要缓好一会。这些,也让一些人站在了“马桶派”一边。

外出上厕所 你会选择坐便还是蹲便

坐便真的比蹲便更脏吗?

看起来“马桶派”和“蹲坑派”各有优劣,但假如只从卫生这个角度考虑,二者是可以分出个高低的。

首先我们要说明一下,确实有些公共厕所的管理很差,马桶圈脏了也没有人清理,坑位周围的脏东西能残留一整天,这些特殊的环境肯定是能躲就躲。

如果排除这些极端情况,在一个正常维护的公共厕所里,马桶其实是更好的选择。

1、马桶传播性病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很多人会担心坐在马桶圈上可能会感染性传播疾病,这样的担心其实是没有必要的。

正常使用马桶感染性传播疾病的可能性极低。比如,南佛罗里达大学公共卫生和微生物学教授吉尔·罗伯茨(Jill Roberts)就提到,绝大部分性传播疾病的病原体都无法在马桶圈这样冰冷坚硬的表面上长时间存活。

用罗伯茨自己的话说“如果性传播疾病真的能通过坐马桶圈这种方式传播,那么我们应该会在各个年龄段(无论有无性生活史)的人群中频繁看到这些疾病。”

当然了,罗伯茨也提到,在极特殊的情况下确实有可能感染,比如一个人刚好留下了新鲜的体液,我们又不小心把这些体液弄到了生殖器官上,这确实是有可能导致感染的。

但这样的情况在日常生活中不太可能出现。有一些病毒,比如 HPV 病毒,它们能在马桶圈这样的物体表面存活更长的时间,但它们也只能在人们皮肤表面有破损的情况下才有机会进入体内,并且进入体内的量不能太少。

如果你真的大腿或者臀部有伤口,确实需要注意。但在绝大部分情况下,正常使用马桶并不会让人感染上性传播疾病。

2、溅射

相比于性传播疾病,马桶和蹲便器真的有一个值得我们关注的卫生问题——在冲水的时候,马桶和蹲便器里的细菌有可能会被带到周围的空气中。

比如,2020 年发表在《流体物理》(Physics of Fluids)上的一篇文章就发现,在使用完马桶进行冲水的时候,冲击的水流会产生强烈的湍流,会把马桶里的颗粒物带到外面(当然也包括这些颗粒物里的病原体)。

大约 40% 到 60% 的颗粒物能够飘到马桶座圈所在的位置上,还有些颗粒物甚至会吹到超过 1 米的高度上。

而且这些被“吹起”的气溶胶能够在空气中悬浮超过 1 分钟的时间,在人来人往的公共厕所中,这些气溶胶有可能会导致一些“粪-口传播”疾病的传染。

同一年更晚些时候发表在《环境化学快报》(Environmental Chemistry Letters)上的另一篇文章也提到,虽然没有专门针对坑位的研究,但蹲便器在冲水的时候也面临着类似的问题,坑位冲水的时候这些东西同样会向上飞溅。

2011 年曾经发表的一篇论文数据恰好也能印证这一点。这篇文章研究对比了 40 个厕所中的致病微生物情况(其中 20 个厕所用蹲便器另外 20 个用的是马桶)。结果发现,两种类型的厕所在致病微生物类型上没有显著差异,但是在致病微生物数量上,蹲式厕所要高于马桶。

虽然马桶派和蹲坑派都面临这个问题,但二者的情况不太一样。

当夹杂着致病菌的气溶胶悬浮在空气中的时候,蹲坑的姿态也会让人的口鼻处在“病菌气溶胶”聚集区,这确实为能通过粪-口这条途径传播的疾病创造了条件。

外出上厕所 你会选择坐便还是蹲便

蹲坑的时候,人的口鼻更接近有病原体的气溶胶,图片来源:参考文献3

另外,对马桶派来说,他们有非常简单的手段来应对这个问题。只要在冲马桶的时候把盖子盖上,就能在很大程度上减少飞溅出来的病原体。

而对于绝大部分的蹲便器来说,就没有可采取的手段了。所以从这一点上来说,马桶会比蹲便器更卫生一些。当然了,这也需要大家养成关马桶盖冲厕所的习惯。

3、姿势友好

对于特殊的人群,比如高血压患者、年老体弱或者其他行动不便的人群,坐在马桶上的姿态会比蹲坑更安全一些。

综合来看,在卫生程度和安全方面,确实是马桶派更胜一筹。但不可否认的是,在拉便便顺畅程度上,蹲坑派又有优势,这个我们下次再来详细聊聊。至于选择哪一派加入,就取决于你在拉便便的时候更看重什么了。

警惕厕所里的这些危险姿势

在最后值得一提的是,在有些公共卫生间里没有蹲坑可选,有些人为了避免皮肤接触马桶,会选择扎马步,甚至是蹲在马桶上这样的姿势。

外出上厕所 你会选择坐便还是蹲便

图片截取自网络

扎马步的姿势倒是没什么问题(只要你体力允许),但不建议直接蹲在马桶上。因为蹲在马桶上有可能造成危险。如果马桶的质量不过关,一旦把马桶踩破,破裂的陶片是有可能划破身体的。

另外,即便马桶质量过硬,蹲在薄薄的马桶边缘也有可能会摔倒。比如 2022 年的一则新闻就提到,一位女士在上厕所的时候穿着高跟鞋蹲在马桶上,结果摔倒进了医院。

我们前面也提到了,担心通过马桶传播性疾病是完全没有必要的。而从马桶上摔下来,可比皮肤直接接触马桶圈要惨多了。

所以,无论你选择的是马桶派还是蹲坑派,请确保使用的时候用安全、正确的姿势。

最后想问问大家,你是马桶派还是蹲坑派呢?欢迎大家在留言区分享~

参考文献

[1]https://www.bbc.com/future/article/20250814-can-you-catch-diseases-from-toilet-seats

[2]Li, Y. Y., Wang, J. X., & Chen, X. (2020). Can a toilet promote virus transmission? From a fluid dynamics perspective. Physics of Fluids, 32(6).

[3]Sun, S., & Han, J. (2021). Open defecation and squat toilets, an overlooked risk of fecal transmission of COVID-19 and other pathogens in developing communities. Environmental chemistry letters, 19(2), 787-795.

[4]Mahdavinejad, M., Bemanian, M., Farahani, S. F., & Tajik, A. (2011). Role of toilet type in transmission of infections. Academic Research International, 1(2), 110.

[5]https://m.gmw.cn/baijia/2022-01/13/1302762137.html

策划制作

作者丨科学边角料 科普创作者

审核丨张宇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研究员/博士、国家健康科普专家、中国医师协会健康传播工作委员会委员

         徐敏 天津医科大学代谢病医院皮肤科副主任医师 天津市医学会皮肤性病学分会委员

策划丨王梦如

责编丨王梦如

审校丨徐来 张林林

AD 麦享生活

网购比价查优惠券就用麦享生活
领打车|外卖红包|美团|抖音团购也用麦享生活
各大应用商店均可搜索安装【麦享生活APP】

文章来源【快科技】,转载请注明出处,本文链接 : https://www.bltcool.com/62109.html
上一篇
下一篇

为您推荐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