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企业动态 禾赛CEO炮轰“数字激光雷达”:假的 纯营销!

禾赛CEO炮轰“数字激光雷达”:假的 纯营销!

禾赛科技,有话不吐不快! 激光雷达“一哥”,出货规模最大、覆盖车型最广,还是赛道首个且目前唯一盈利的玩家,碰到啥情况应该都有底气“从从容容游刃有余”。 但最近激光雷达、智能汽车刮起…

禾赛科技,有话不吐不快!

激光雷达“一哥”,出货规模最大、覆盖车型最广,还是赛道首个且目前唯一盈利的玩家,碰到啥情况应该都有底气“从从容容游刃有余”。

禾赛CEO炮轰“数字激光雷达”:假的 纯营销!

但最近激光雷达、智能汽车刮起了一股“数字化激光雷达”的风,禾赛终于忍不了了:

从激光雷达诞生那天起,就没有一台不是数字化的;硬要说SPAD才算数字激光雷达的话,我们2023年就量产了……

禾赛CEO李一帆、首席科学家孙恺科普做过无数次,像这次这样“哭笑不得”,还是史上头一次。

甚至为了给激光雷达技术正本清源,还提前曝光了明年大规模量产上车的下一代激光雷达黑科技。

禾赛为什么不鼓吹“数字激光雷达”

“数字化”这个词上一次被热议,甚至能追溯到20多年前数码相机的诞生。

那个时候的定义很清晰,以感光底片接收连续自然光信号的,就是“模拟”,以CMOS感光元件将连续光信号转换成“01”组成的数据信息,就是“数字”。

从这个角度出发,李一帆的原话是:

激光雷达从来也没有类似电子管的元件,根本谈不上什么模拟、数字壁垒。

首席科学家孙恺给出了更详细的技术解释。

禾赛CEO炮轰“数字激光雷达”:假的 纯营销!

所有激光雷达的工作模式中都有一环是“模数转换”:

禾赛CEO炮轰“数字激光雷达”:假的 纯营销!

就拿最前沿的VCSEL——垂直腔面发射激光器来说,本质是一种半导体,靠高低电位来区分“0”或“1”,可以将发射端数字信号转化成“连续”的红外线。

而接收层又把物理上“连续”的回波转化成数字信号供系统解码处理。

所以任何一台激光雷达,都含有数字或模拟部分,全都能称为数字激光雷达,也都可以称为“非数字”(模拟)激光雷达。

从数字、模拟定义来划分激光雷达,禾赛认为并不严谨也不恰当,根本没意义。

CEO李一帆一如既往敢想敢说:Buzz word(漂亮口号)而已,过几年可能就没人再提了。

翻译一下:营销话术,没意义。

当然,今年流行的“数字激光雷达”,一个最重要的技术论据是接收器使用了SPAD——单光子雪崩二极管与数字信号处理器集成芯片,是高性能激光雷达的核心技术:

禾赛CEO炮轰“数字激光雷达”:假的 纯营销!

其实和常见的SiPM底层技术原理上是一样的,其最小感光单元完全相同——都是单光子雪崩二极管。可以说,两者从物理层面、像素层面上是完全相同的东西,连尺寸都可以是一样的(一个 SiPM 里面包含数百个 SPAD)。

都具备单光子级别探测灵敏度,都可以将单光子信号转换为电信号,都可实现多像素集成,并支持面阵探测。

两者最终都可以输出数字信号(只是数字化处理模块的位置不同而已),都适用于激光雷达弱信号检测场景。

最核心的不同,就是SPAD方案SoC芯片直接输出数字信号光子到达时间,由片上TDC直接记录,无需外部ADC模数转换。

以及SPAD感光器件、数字化处理模块,可以“纵向堆叠”在一个立体的空间中(3D堆叠),容易把体积做小。

所以从技术本质出发,今年年底、明年开始的下一代激光雷达技术迭代竞赛,更准确的描述应该是——芯片化。

在这个层面,禾赛认为自己更有话语权。

因为整个行业SPAD技术最早的量产推动玩家,就是禾赛。

不说“数字化”,禾赛下一代激光雷达怎么做?

2020年禾赛开始布局SPAD技术,并在2023年底完成了对瑞士芯片设计公司Fastree 3D的战略并购,全球范围内最早掌握了SPAD数字激光雷达一系列专利技术。

2022年发布的禾赛FT120补盲数字激光雷达,其实是全球首款车规量产上车的SPAD数字激光雷达,搭载在极石01车型上:

禾赛CEO炮轰“数字激光雷达”:假的 纯营销!

量产得早,禾赛也最早发现了SPAD技术路线的不足之处:传统SPAD主激光雷达使用少量几颗激光器发光,同时接收端数十个接收通道并行收光、彼此间不隔离,这极易引起“鬼影”、“高反膨胀”、“误滤除”等安全风险。

禾赛CEO炮轰“数字激光雷达”:假的 纯营销!

所以今年年初禾赛发布的适配L3、L4方案的激光雷达ETX,搭载了国内首款用于远距激光雷达的自研 SPAD-SoC 芯片,核心是禾赛自研光子隔离技术——

确保每个激光通道接收到的光子彼此间互不干扰,上百颗激光器一一对应上百个探测通道,探测通道数达到传统 SPAD 方案的10 倍量级,有效避免因为通道间串扰而产生“鬼影”。

且每一颗激光器都可以独立发光且具有动态曝光功能,做到了物理层级的光子隔离,无论是高反膨胀还是雨天场景,点云都呈现了极强的置信度——官方宣称可做到物理层面的极致“零误报”。

禾赛CEO炮轰“数字激光雷达”:假的 纯营销!

反映的是禾赛现阶段对于激光雷达应用场景的理解:比起有限的线数提升,激光雷达最关键的是安全可靠性。

就比如传统SPAD名义上“数字化”了,但接收端数十个接收通道并行收光易引起“鬼影”、“高反膨胀”、“误滤除”等安全风险,这些情况都极易导致AEB误触发、误报、漏报等重大安全隐患,并且在雨天会更加严重。

而激光雷达是视觉不可靠场景下的最后的兜底安全件,1%的不可靠几乎就是100%事关生死的危险。

所以在禾赛看来,行业里主流使用的APD(雪崩光电二极管)、SiPM、SPAD三种激光探测技术,无论优劣,只有是否适合之分。

禾赛CEO炮轰“数字激光雷达”:假的 纯营销!

三种路线禾赛都在研发布局,而且早都有量产落地。

比如最传统成熟的APD路线,是禾赛在L4、Robotaxi市场独孤求败的产品核心方案。

SPAD则因其成本因素,率先在L3方案上落地(ETX是目前唯一L3乘用车激光雷达全家桶定点)。

对于性能、成本、可靠性这种“不可能三角”综合要求最高,且走量最大的量产L2+方案,禾赛还是坚持SiPM路线,也就是如今最多车型搭载的AT系列。

最新的2026焕新款ATX,禾赛提前剧透:

禾赛CEO炮轰“数字激光雷达”:假的 纯营销!

线数依然256线,但在最本质竞争力的“芯片化”上更进一步,追求的是安全升维 ,“零误报”。

底层架构级技术升级,是禾赛最新的费米C500芯片,RISC-V架构。首先是守住下限,集成前面介绍的光子隔离技术。

第二是ATX旗舰版256线所见即所得的前提下,技术拉高性能上限。不如发射端采用禾赛自研的VCSEL激光器阵列,通过调控激光束的状态参数,实现光场动量在三维空间的矢量可控分布,能显著降低环境光的干扰,提升信噪比,在保持Class 1人眼安全等级前提下提升 30% 的测距能力。

禾赛CEO炮轰“数字激光雷达”:假的 纯营销!

再比如波形解码引擎IPE,采用 246 亿次/秒超频采样技术,配合专利级多回波分离算法,可对激光回波波形进行纳秒级时域解析。

IPE 能深度解码每一束光的波形,在雨雾、沙尘、汽车尾气等典型干扰场景下,实现 99.9%以上环境噪点的智能滤除。

所有这些功能模块,都集成在一块费米C500芯片上,使得这一代ATX,最佳角分辨率可达 0.08° x 0.05°,测距能力可达 230 m(@10%反射率),点频 3,840,000 点/秒,相比上一代产品提升了一倍,体积减少近35%。

激光雷达不卷线数,而是卷车企用户不易感知的可靠性,这样的技术路线选择,李一帆给出了这样的解释::

安全气囊只把“囊”的尺寸做大一点,解决不了根本问题。

很明显,激光雷达赛道尽管争论还是不断,但基本技术路线已经收敛了。

芯片化成为各个玩家公认的技术发展方向。具体到量产,激光发射器一侧采用VCSEL垂直腔面发射激光器,允许芯片级封装,支持晶圆级制造,可实现低成本大规模生产 。

禾赛CEO炮轰“数字激光雷达”:假的 纯营销!

接收端分场景,L2+方案还会很长一段时间使用SiPM,而更极致的SPAD方案最先会在L3、L4落地,然后由L2完成规模化降本流程。

在这个大方向中,头部玩家争论的焦点,细化到具体的“技能点”选择,比如提高性能是通过冲高线数实现,还是死磕底层结构。平衡性价比,是通过芯片化“垂直整合”,还是开拓车载之外其他的场景……

到了这一步,决定激光雷达玩家能走多远的关键因素,就从创业初期的技术路线押注,变成了整体经营能力的考验。

禾赛科技,处在什么样的位置?

禾赛三季度财报,可以概括为8个字:超出预期,增速明显。

具体先从交付去看,第三季度,禾赛的激光雷达总交付量为44.14万台,同比增长228.9%,环比增长25.4%,超过市场预期的40万台。

平均下来,禾赛每天大约能出货4798台。

禾赛CEO炮轰“数字激光雷达”:假的 纯营销!

其中,ADAS激光雷达的Q3交付量为38.1万台,同比增长193.1%,环比也增长25.4%,占总交付量的86.3%。

尤其值得关注的是机器人领域激光雷达,同期交付6.06万台,同比暴涨1311.9%,环比增长24.9%。

禾赛CEO炮轰“数字激光雷达”:假的 纯营销!

今年前三季度,禾赛累计营收20.27亿元,同比增长49.37%。

其中第三季度营业收入为7.95亿元,高于市场预期的7.8亿元,同比增长47.5%,环比增长12.6%,已经是连续六个季度实现同比增长。

禾赛CEO炮轰“数字激光雷达”:假的 纯营销!

以交付和营收进行大致计算,这一季度禾赛激光雷达的单价已进一步降到2000元以下,大约为1801元,同比下降55.15%,环比下降10.18%,可能比你现在下单一台红米手机还便宜。

结合交付结构来分析,主要是因为价格更低的ATX交付占比更高,带动平均单价进一步下滑。

禾赛CEO炮轰“数字激光雷达”:假的 纯营销!

但均价降低并没有让利润指标受损,反而是增长曲线更加突出。

禾赛Q3除税后净利润为2.56亿元,相当于每天净赚278万元,而去年同期为净亏损0.7亿元,较上一季度增长481.8%。

前三季度净利润累计为2.83亿元,去年同期净亏损2.5亿元。

禾赛CEO炮轰“数字激光雷达”:假的 纯营销!

至此,禾赛在整个赛道第一个达成全年盈利目标,也最早明确激光雷达公司基本业务分布、未来增长点。

首先是汽车方面的ADAS激光雷达,从“可选”转为“标配”,接下来,L3相关法规的完善,以及L3级车型的逐步批准,也会为禾赛开辟更多增长空间。

公司预计,每辆L3级车辆将搭载3~6颗激光雷达,单车激光雷达价值量约为500~1000美元(约3559元~7118元)。

禾赛CEO炮轰“数字激光雷达”:假的 纯营销!

其次是机器人领域,禾赛把具身智能和Robotaxi共同划分在这一类。而全球前十大Robotaxi公司中,有九家选择了禾赛作为主激光雷达供应商,其中不仅包括中国企业,还有美国的自动驾驶公司Motional等。

所以在汽车领域,可以看到禾赛正在以L2为基本盘,在向L3、L4领域蓄力,且市场潜在规模相当可观。

而针对机器人领域的非汽车场景,也就是禾赛的第二大增长曲线,公司预期前景也很乐观。

JT系列3D激光雷达,可以适用于家庭、工厂、农业等场景,公司透露每个季度出货量能稳定在4~5万台左右。

而未来,禾赛判断机器人激光雷达会是百亿级市场规模,比车载大得多,理由也很简单:

你不可能同时开两辆汽车,但可以同时让很多机器人为你工作。

AD 麦享生活

网购比价查优惠券就用麦享生活
领打车|外卖红包|美团|抖音团购也用麦享生活
各大应用商店均可搜索安装【麦享生活APP】

文章来源【快科技】,转载请注明出处,本文链接 : https://www.bltcool.com/62706.html
上一篇
下一篇

为您推荐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