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三星自研Exynos芯片的发展历程可以说是命途多舛。很明显到了2nm这个关键的技术节点上,三星正全力押注Exynos 2600这款旗舰SoC了。
这不仅是一枚新一代移动芯片,更代表着三星在2nm GAA工艺、封装技术、GPU架构与端侧AI能力上的一次全面升级。对于曾在前代因良率与发热问题饱受批评的Exynos系列而言,Exynos 2600是三星必须打赢的一场硬仗。
从已曝光的跑分与产业信息看,Exynos 2600将是三星首款采用2nm GAA工艺的旗舰级芯片。泄露信息显示,Exynos 2600拥有1+3+6的十核设计,主频高达3.55GHz,中高性能核/能效核更多侧重多线程性能与能效相平衡。
Exynos 2600的GPU也经过了相当可观的升级。多条跑分泄露表明其搭载的Xclipse 960在早期3DMark(Steel/Nomad Light)测试中得分领先于现役骁龙8至尊版的Adreno 830。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这些跑分属于开发阶段测试,测试平台散热条件比较优秀,在量产机的轻薄机身中比较难实现,取决于手机的散热设计。即便是按照这个成绩,Exynos 2600的GPU打的也是已经发布一年上代旗舰(九月,第二代骁龙8至尊版发布在即),存在发布即落后的尴尬局面。
为了优化此前广为消费者诟病的过热与续航表现,据报道,三星在Exynos 2600的封装与热管理上引入了诸多改进,包括所谓的Heat Pass Block(HPB)以及扇出型晶圆级封装(FOWLP)等技术,目标是把芯片的瞬时峰值性能更有效地转化为长时段可用的持续性能。
若这些封装/散热措施在量产中真正落地,将显著提升芯片在真实手机端的表现稳定性。
目前来看,作为三星首款2nm制程工艺的旗舰芯片,Exynos 2600面临的最大变量仍是能否按计划量产。2nm是业界目前最先进制程,晶圆良率、封装良率与调校节奏都会影响出货节奏和成本。
业界普遍预期三星在短期仍会保持混合供应策略,也就是对在部分市场如欧洲采用Exynos,而在像中国、美国市场采用骁龙旗舰芯片以防影响口碑。
三星Exynos 2600的最大卖点是其基于三星自研2nm GAA工艺,至少从纸面数据上,相较于以台积电3nm(N3P/N3B等)为制造节点的竞争对手,Exynos 2600是有制程领先的,这通常意味着能效与晶体管密度方面的优势。
第二代骁龙8 Elite的泄露信息显示,高通应该会继续采用台积电的3nm N3P工艺,同时通过更高的单核频率(可能高达4.8GHz)与更大缓存(16MB)策略来提升峰值性能。
而联发科的天玑9500也将基于3nm制程,并以更具竞争力的GPU和AI能力在中高端快速扩张,也力求在旗舰市场找到更多增长点。
对于三家厂商来说,他们之间的竞争并非单纯的“赛博斗蛐蛐”。高通的强项在于成熟的软硬协同和全球供应链优势,在高端市场长期占据头把交椅。联发科凭借更有竞争力的成本以及产品的快速铺开方面蚕食市场,最近几年也在向高通旗舰发起挑战。
而三星如果想要通过Exynos 2600重拾旗舰话语权,就必须在2nm良率、封装良率、调度与长期稳定性这几处同时交出令人信服的答案。技术规格只是一张入场券,但真正决定市场地位的是从“芯片到手机再到用户体验”的全方位优化。
三星能凭借Exynos 2600重整芯片业务旗鼓吗?目前来看很难。
如果Exynos 2600真的能兑现2nm制程所能带来的代际提升,那么它可能会成为三星实现旗舰芯片崛起的一大助力,在游戏、图像处理与本地AI场景上带来不同的声音。
但在长期的调度优化以及与市场认可度方面,高通与联发科仍是实力强劲的对手。展望一下,要是三星真能把实验室跑分的成果带到量产机上,并在良率与封装上把风险降到可控范围,Exynos 2600才有真正回归并威胁竞争对手市场份额的可能。
反之,它无非再一次重蹈覆辙,只能做区域性替代品而非主流市场的旗舰主力。不过话又说回来,Exynos系列未达预期也不是一两次了,或许我们保持谨慎期待会更合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