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2日消息,据媒体报道,一名妻子在小区业主群、亲友群辱骂丈夫,称他“骗老人的钱”,还附上丈夫的身份证照片,最后丈夫忍无可忍,起诉到法院。
法院审理后认为,当事人在两个微信群内发布丈夫的身份证照片,并发表具有侮辱性的言论,对其名誉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当事人应承担消除影响、恢复名誉、赔礼道歉的民事责任。最终法院判决被告在上述两个微信群里向原告赔礼道歉,道歉内容不少于200字。
律师指出,按照法律规定,民事主体享有名誉权,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侮辱、诽谤等方式侵害他人的名誉权,名誉是对民事主体的品德、声望、才能、信用等的社会评价。
网络并非法外之地,微信群内发言同样要遵循公序良俗,遵守法律法规。网络空间为大家提供了更加便捷、高效的表达渠道,但并不意味着可以为所欲为。
公民在发布言论时可以有不同意见,但应当实事求是,做到谨言慎行、文明用语,不可为逞一时口舌之快,随意发表不当言论,突破法律底线,侵犯他人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