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伙儿买特斯拉,或多或少是觉得这个品牌最不容易倒吧。
但脖子哥这里讲个鬼故事:在欧洲,特斯拉真的离倒闭越来越近了。。。
根据 ACEA (欧洲汽车制造商协会)的数据,在今年 7 月份,特斯拉销量同比下跌了 42.4%,在欧盟这个 4.5 亿人口市场,它只卖了 6600 台。
啥概念呢?已经打不过欧洲的比亚迪了。。。
对,就是那个在欧洲被加征各种惩罚性关税的比亚迪,人家都卖了 9698 台。
更别说从趋势上看,比亚迪这才刚刚起步,而特斯拉则是止不住的狂泻。相比 2023 年 11 月的 31810 辆,如今它已经跌没了约 80% ,就算是咱们大 A 也不敢这么哐哐往下砸哇。
如果你再把数据铺开,你还会发现欧洲人在买不买特斯拉这个问题上,出乎意料的团结。
不管是对纯电车最友好的挪威,还是德、法这些旧势力主场,又或者是从欧盟摘出去的英国,似乎都在抛弃特斯拉,甚至在西班牙,你还能看到高达 -75% 的恐慌性抛盘。
所以,欧洲市场的特斯拉正在遭遇史无前例的压力。
与此同时,特斯拉在世界各地其实都没好到哪里去。
根据路透社消息,今年 8 月份,特斯拉在美国新能源市场的占有率已经降到了 38% ,这是自 2017 年以来,特斯拉首次跌破 40% 。
你可能觉得这也没啥,不还有 38% 吗,国内的比亚迪,也没到这个水平哇。
但要知道,这是在美国,新能源市场不仅盘子小,能选的车也不多,特斯拉在过去几乎就是垄断的存在,市占率一度高达 80% 。
然而从 2021 年开始,这个数据就急转直下,去年跌破 50% ,现在又跌破 40% ,这绝对不是一个好兆头。
虽然看销量,特斯拉在今年二季度还卖了 14 万台,但今年以来,几乎每个月都保持在 -10% 左右的同比增长,如果哪天开放更多竞品,那可能真就绷不住了。
而就算在中国,特斯拉的处境也未必有多美好。
近一年来看,特斯拉的销量维持在月均 3-4 万左右(因为按季度交车,所以曲线非常不平滑),但相比国内电车大盘 20% 的同比增速,特斯拉只算能守住基本盘。
全世界都抗压,这到底是为啥?
首先咱们必须承认,最近这几年来,特斯拉遇到的竞争是越来越激烈了。。。
如果现在让你选一款 20 万出头的车型,Model 3 和 Y 肯定不会是你的唯一选择。
比如在跌得最惨欧洲市场,特斯拉的对手则至少有三股,分别是正面硬刚的德系,绕道包抄的法系、韩系,以及在一旁虎视眈眈的中系。
先说德系,今年上半年,大众品牌的电车销量已经超越特斯拉,成为欧服第一,旗下的 ID.7 就是 Model 3 的主要竞品,它的销量达到 36565 辆,狠狠超越 Model 3 的 27084 。
要说它的优点,主要是它的尺寸更大,ID.7 的长宽高是 4961 x 1862×1537 ,轴距 2965 ,而 Model 3 则是 4720×1850×1442 ,轴距 2875 。
就算欧洲人喜欢小车,但对于这个空间更大,德味儿又浓的车,也是来者不拒嘛。
而与此同时,另一边的法系、韩系则完全相反,靠尺寸更小的产品吸引特斯拉的潜在用户,比如说起亚 EV3 、雷诺 5 以及梅甘娜 E-Tech 等等。
毕竟特斯拉的 Model 2 或者 Model Q 迟迟没有消息,你想买电车,但是嫌特斯拉太贵太大,那这些车正好做了补充。
最后,则是中系车这个冉冉升起的新势力。Model 3 最直接的竞争对手,就有比亚迪的海豹(SEAL),这位想必咱们就不用多说了吧。
所以不管在欧洲还是美国、中国,特斯拉的替代者越来越多。
而特斯拉自己呢?这几年的老马一头扎进人工智能和机器人,并把特斯拉定义为一家 AI 机器人公司,几乎对汽车业务到了不管不顾的地步。
你想想,除了最近的 Model Y L ,你已经多久没看到特斯拉发布新车了? Cybertruck 和 Semi 虽然注入了老马的灵魂,但毕竟离咱们普通人比较远。
所以特斯拉到现在为止,依然是靠 Model Y 和 Model 3 支撑销量,要知道,Model Y 是 2021 年上市的,而 Model 3 可以追溯到 2017 年。
要是换成某氪,那都能从 001 出到 999 了。。。
总之此消彼长之下,特斯拉肯定没过去那么有竞争力了。不过呢,特斯拉销量暴跌,也不完全是因为竞品变多。
比如在国内,蔚小理米华围攻特斯拉,结果特斯拉反手一招五年免息,就让各大门派偃旗息鼓、各自退兵。
而在欧洲市场,特斯拉的产品力也依旧不低。
最主要就是在能耗和成本方面, ID.7 的耗电量是百公里 14-16kWh ,而 Model 3 则低于 14kWh ,本身欧洲充电桩就没那么多,你大众也得蹭特斯拉的充电桩,补能成本还要比特斯拉更高。
而比亚迪这边,因为是进口车,还有惩罚关税,导致它在欧洲失去了性价优势。你想想,放国内海豹和 Model 3 比都还有点不够格,你卖欧洲却要 4.5 万欧元,远高于 Model 3 的 4 万欧,销售难度必然更高。
那为啥欧洲人还要抛弃特斯拉呢?我觉得更大的问题,其实是在品牌。
说真的,最近这些年,老马的操作是越来越让人迷惑。除了在阿美利加担任懂王助手的那段不堪往事,如今的老马已经进化为真正的 KOL 。
比如最近,马斯克就直接连线英国伦敦的抗议活动,呼吁群众 “ 挺身而出 ” 。之前的德国大选,老马也公开在 X 上指手画脚,不管对手还是友军,都有点看不下去了。
所以,自从那个开玩笑的手势开始,欧洲的反马阵营就在不断扩大。
比如在英国,就出现了一个 “ 人人都恨埃隆 ” 的组织,它们号召群众注销 X 账号,抵制马货,并在英国的大街小巷贴满反马标语。
德国 T-Online 网站还做了一项对 10 万人的调查,数据表明有 94% 的德国人不会购买特斯拉,只有 3% 会选择考虑。
美国那边许多看不惯马斯克言论的人,会直接发起对特斯拉的破坏性抗议,特斯拉门店、充电桩以及车辆的纵火事件屡见不鲜。
总之,特斯拉这个招牌,已经从过去的 “ 科技领袖 ” 变成了欧洲人眼里的 “ 右翼先锋 ” ,这让许多欧洲老百姓,就算多花钱买别的,也不愿意买特斯拉。
老马是真的自己给自己找麻烦啊。
不得不说,有时候汽车销量确实不一定和产品力挂钩,而是挺看品牌的一件事。
当初特斯拉的极简内饰,取消物理按键,以及改成屏幕换挡等等有无数人吐槽,但都不影响特斯拉的行业领军者地位,销量不降反增。
可一但品牌被贴上奇奇怪怪的标签,销量瞬间就顶不住了。
所以啊,老马真要注意点了。
如果再这么折腾下去,或许在欧洲,特斯拉真就离倒闭不远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