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享科技10月19日消息,据央视新闻,日前,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研究团队利用“中国天眼”(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首次探测到来自恒星黑子区域的毫秒级射电暴信号。
该成果为直接探测恒星小尺度磁场、揭示恒星磁活动的起源提供了全新的观测手段。
相关成果近日在国际学术期刊《科学进展》发表。
据了解,太阳磁场是驱动太阳活动的根源,这些磁活动通常源自太阳上局地的强磁场区域,如太阳黑子区域。
在其他晚型恒星上,也存在着类似的磁活动现象,一些恒星(如活跃的M型恒星)上的磁活动比太阳上的更加剧烈、频繁,对近邻行星的宜居性有着显著影响。
测量恒星小尺度磁场是探究恒星磁活动起源、评估其潜在空间天气效应的关键。
中国天眼高灵敏度射电观测为黑子探测和研究提供了一种全新的、与光学手段互补的途径。
科研团队通过探测恒星黑子上方局地磁场结构发出的射电信号,可以约束黑子的尺度,了解其上方星冕磁场的强度和结构,准确地刻画恒星黑子的性质。
资料显示,FAST位于贵州省平塘县的一处喀斯特洼地中,占地面积约30个足球场大,天顶覆盖角度为40°,工作频率为70MHz-3GHz。
FAST由我国已故天文学家南仁东于1994年提出构想,历时22年建成,2020年1月11日,FAST通过国家验收,正式开放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