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30日消息,据媒体报道,有消费者反映,市场上300元以下难购真羽绒服,一些高端品牌羽绒服售价高达三、四千元,对此记者进行了调查。
有业内人士在接受采访时指出,一件羽绒服,假设填充绒子含量90%的白鸭绒、填充量150克,羽绒原料成本约63元至83元,加上面辅材料和人工,核心成本在126元至248元之间,再算上其他成本,一件羽绒服的合理售价不太可能低于300元。
如果没有质量问题,不到300元的羽绒服可能是库存产品,或者是填充量在100克以下的轻薄羽绒服、儿童款等等。
很多人选购羽绒服的首要标准是保暖,那么究竟哪些因素决定了一件羽绒服的保暖性能呢?
据了解,羽绒服的好坏是用含绒量或者绒子含量来衡量,绒子含的越多,那么它的蓬松性就越好,保暖性也就越好。相同的绒子含量,越厚它就越保暖,就是充绒量。同样一件衣服,充的绒越多,那么它就越保暖。
含绒量或者是绒子含量比较高的时候,它手感比较柔软,我们在买的时候可以去摸一摸,如果特别软,没有硬邦邦扎手的感觉,说明它这个绒比较好。我们最好还要在买的时候也闻一下,因为如果羽绒加工得不太好,可能羽绒本身有味道,还可以打一打,一个是看它蓬松不蓬松,第二个看它钻不钻绒。
清洗羽绒服时,建议大家要轻柔手洗,由于羽绒属于天然动物纤维,洗净后不要暴晒,自然晾干就可以了。冬末春初换季时,羽绒服最好不要使用真空袋保存,这样会降低羽绒的蓬松度,再打开真空袋使用时,羽绒服也很难完全恢复到最初的蓬松状态,保暖性自然也就降低了。


微信扫一扫打赏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